本期文章

幫孩子建立金錢價值觀(上)

採訪整理/黃名瑄;拍攝/潘朵拉專業攝影;Model/漂亮媽咪:劉淑貞、可愛寶貝:張喬茵    


Part1實用篇:幼兒vs金錢





你的寶貝認識「錢」嗎?你的寶貝知道怎麼「用錢」嗎?錢幣所代表的意義可能是辛苦工作的成果、換取生活各種物質的重要工具,但對孩子來說卻似乎很簡單:有「錢」就可以換到「想要的東西」。孩子對金錢的了解只有這麼多嗎?鍾志從、洪叔蘭、趙威的論文〈幼兒的金錢概念、金錢使用能力及其父母金錢教養之影響〉中,研究了我國5歲幼兒對金錢的認識,結果發現5歲的幼兒已具備初步的金錢學習能力,能辨認大部分的硬幣、紙幣,也能比較其幣值,且約半數的受試幼兒能與買賣遊戲中正確的付現;由此可知幼兒對於錢幣其實已經有基本的認識,某些孩子更能將錢運用自如,父母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教育若不趁孩子小時候可塑性高的時候開始,等孩子大了不懂節制與理財,家長要拉回來可能就要花更大的力氣了。
《教養,要掌握鬆緊》的作者、也是退休校長及三個孩子的爸的黃登漢認為,「錢」在目前的社會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教孩子用錢即是教導了他們生活的能力;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告訴他們:「你好好用功讀書就好,金錢不重要,吃飯、買衣服鞋子等等你都不用擔心!」黃登漢認為所有的學習都要以生活為基礎,孩子將來也需要獨立生活,不可能一輩子由父母照顧,光會考試、讀書在將來是無法在社會上存活的。


從遊戲中認識「數學」與「金錢」

因為需要用到金錢,所以必須了解金錢。黃登漢認為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接觸金錢,重要的是讓他們懂「數」;黃登漢與孩子的數字金錢遊戲是循序漸進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即可以與他們玩一些撲克牌的遊戲,無論是認識數字排列或是減法加法都能在撲克牌的遊戲中慢慢了解,撲克牌遊戲包括十點半、撿紅點等等都是對數字的練習與熟悉。對數字有簡單的認識後,更進階就是對金錢的認識,從1塊、5塊、10塊開始到50塊100塊,讓孩子了解十進位的概念,也可以出題目讓孩子拿出正確的數字(現在我需要23塊,怎麼拿才是23塊呢?)。《打造你的教養格調:第一本與孩子同愛共學的教養書》作者趙文瑜也有相同的看法,運用各種機會讓孩子擁有數序的概念,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係,孩子將更易懂得「價值」。身兼功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趙文瑜平時會從歌謠、朗頌及玩數字盤開始與孩子練習數的觀念,趙文瑜認為從孩子在喝奶時期,媽媽就可以一邊餵奶一邊唱與數字有關的歌謠讓孩子聽;等孩子長大一點,運用走樓梯時與孩子一起數數:1、2、3…,更可以運用數字盤練習1~10、1~30等的數列排序,讓孩子對數字敏銳度提高,數列熟悉後再帶入「量」:如1等於一枚錢幣、2等於兩枚錢幣的時候就更容易許多。

另一個讓孩子更認識錢幣的遊戲是扮家家酒,黃登漢強調扮家家酒為一種最棒的親子互動遊戲,在遊戲中家長不會對孩子有壓力的「教」,而是與他們快樂的「玩」,卻是育教於樂的玩。遊戲中爸比媽咪們提著菜籃到菜市場,與扮演老闆的寶貝買東西,從遊戲中讓孩子明瞭金錢的使用概念,遊戲進行中爸比媽咪們也可以和寶貝交換扮演的角色,讓遊戲變得更豐富好玩;趙文瑜與孩子玩遊戲的方式也常常採用角色扮演的情境模擬,他們會一起參考平時去過的餐廳,在家裡貼上各種菜餚的價格,因為孩子年齡層不同,透過遊戲可以了解每個孩子對價值認知的差異,就曾經有女兒就對趙文瑜說:「一碗麵一百萬!」讓她覺得又可愛又好笑。通常這樣的遊戲對孩子來說吸引力是非常足夠的,孩子也會非常享受於算錢的過程,小編曾經就在一所公幼裡看到中、大班的孩子拿著錢在整個教室中買東西逛街,錢不夠了就畫出需要的錢去提款機領(提款機也是由一個大孩子來扮演的喔!),老闆還會看看付的錢對不對、要找多少錢等等,其實只要讓孩子有接觸的機會,他們也是可以很厲害的。

在從小與孩子玩金錢遊戲的過程中,黃登漢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數學」這個領域的進步非常快速,也運用錢建立自己的數學思考方式:8+7是多少?5塊錢加3塊錢和5塊錢加2塊錢,兩個5塊加在一起是10不用算,總共是15!黃登漢強調與孩子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是非常愉快而且享受的,但同時卻能學習到一般孩子要花上更久的時間與力氣才能學習到的東西,無論是數學或是金錢價值觀,都可以很輕鬆的讓孩子學習,且成效顯著。

黃登漢認為最適合5歲前幼兒的遊戲是拿真實的錢幣來玩,只要將硬幣洗淨消毒即可,不用特別去買玩具的硬幣,且實際生活是更有趣而有效的;大富翁由於其價值太不真實,幾千塊就能買到一棟房子,相對起來較不適合幼兒遊玩。趙文瑜則認為大富翁是一種很適合孩子的金錢認識遊戲,在玩的過程中,遊戲會引誘孩子花多少錢買禮物、買房子等等…讓人驚喜的是孩子因為擔心手中的錢越來越少,便主動向誘惑說「不」,雖然不見得了解一千塊等值是多少,但孩子從中學習到節制與比較,在想要與必要之間找到平衡。


將遊戲與生活結合

除了扮家家酒,黃登漢的兒子在小時候也玩過「打工賺錢」的遊戲,將家中的早餐材料加工或是盛裝好交給家人,從牛奶一杯X元、吐司一片X元,進階到煎蛋夾土司X元,全家人早上起床以後就開始點餐:「我要一杯牛奶和土司夾蛋」;孩子端上之後付錢,如果價錢太貴也會討價還價,從遊戲中自然了解了「以錢易物」的概念,甚至是「工作付出獲得酬勞」。


從買賣中了解物價及經濟狀況

除了遊戲,當與孩子實際出門購物時,也可以讓孩子了解消費產品的價值是多少,太貴的東西不買、貨比三家,孩子在與家人一同購物的過程會發現:原來現在蛋是多少錢、哪些東西太貴不能買等等,了解物價也了解家中的經濟狀況;當孩子長大會比較時,就會發現為什麼我們家吃飯只要花300塊就夠了、為什麼和同學一起吃飯才4個人就花到1000塊,從當中明白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及消費水準不一樣。等到大一點懂了這些概念以後,孩子也許就會不再會吵著買某些東西、或是和父母抗爭:「為什麼別人可以買整套的玩具我沒有?!」價值觀的概念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漸漸形成。

趙文瑜帶孩子出門一般不會讓孩子挑選物品,偶而開放讓孩子參與選擇, 她會先告訴孩子們可花費的價錢為多少以內,此時孩子們會互相討論:「不行,你要買這個超過了」,另外她也會主動引導孩子比較功能與價值,例如是要將錢花費在吃、還是小玩具或是圖畫書,告知孩子差異,最後購買與否的掌控權仍在家長身上。大一點的孩子在購物的時候,趙文瑜會帶著他作購物的紀錄,讓孩子知道他花了多少錢、買了什麼,從中了解「消費」,孩子對自己的花錢及得到的物品會更加清楚。

黃登漢的兒子因為了解家中的消費及耗費狀況為何(但不會覺得自卑),買東西時並不會浪費,某些名牌的球鞋花費動輒數千元,兒子在比較過後會驚覺到:自己花了兩三百元買的球鞋也可以穿得很好,因為了解,就不會父母大吵著要買。黃登漢強調,所有的人都應該了解自己、更要了解狀況,如果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狀況,那就是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想著:為什麼我沒有這個、為什麼我沒有那個,就是不了解狀況,也是他們的父母沒有讓他們了解狀況,若是等到孩子長大進了社會再自我學習,由於先前已養成某種不好的習慣,要改變就為時已晚了。


※延伸閱讀:
‧幫孩子建立金錢價值觀(中)
‧幫孩子建立金錢價值觀(下)


【更多內容請見2011年2號育兒生活】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561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