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人生大學」的終生學分

撰文/魏明德;翻譯/陳雨君    

我在哲學學院教書,雖然不教倫理學,有時仍會碰到這個領域的相關問題。學生們受到抽象思考的訓練,喜歡想出一些難以解決的邏輯難題。我很難讓他們瞭解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在現實生活中,你通常不會遇到抽象、邏輯的個案;反之,一些多面向,且需要一連串討論,需要不斷分辨、調整的棘手複雜情境,可能才是你經常得費心處理的。面對具體的道德困境,少有透過邏輯的答案便能獲得解決者。你必須檢視細節、問問朋友與同儕的建議。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隨著經驗增長的智慧更有關,而不只是邏輯推論。



當然,學生能夠想到這些問題是很好的。這個現象呼應了道德發展的一個階段。你尋找原則、強化判斷能力和穩定度、卻不會自滿於簡易的安排:你的良知要求自己依據清楚定義的標準來決定和行動。



儘管如此,為了活出一個真正的倫理生命,也應發展其他能力。就像女性主義研究強調的那樣,同理心只是其中之一。倫理判斷關注真實的人們,同時必須回應這些人的需要。而這些需要,特別是那些弱勢族群的需要,通常是很特殊的。如果你真的想回應,尊敬和關心漸漸會成為你個人良知的要件。這樣一來,關心的態度便會和同理心一起培養起來。倫理較少依照「原則」而建立,更多時候是依照「關係」來發展。真理與生命是一同出現的,它們從來就不是各自獨立的個體。抽象的真理可能變成有害的真理──或致命的謊言;反過來說,一個不會探問真理的生命將很快地因感覺遲鈍而變得無意義、無味、黯淡無光。



倫理的「敏感度」往往是一步一步慢慢獲得的。當我們進入複雜、不斷發展的關係,向他人打開心防將會挑戰我們的原則以及自我中心的態度。在往後的生活裡,我們從這些關係學到的事物可能會萌發出新原則、或更大的視野。而當我們從普遍原則移到具體關係時,將再次聚焦在普世的關懷上。但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的信念將會被緩慢反芻的經驗餵養:關心和同理心將會為我們打開心與腦,帶領我們通往人類多元的無垠世界。



多數人在這條路上並不順遂,我們可能會經歷多次的道德退化和道德覺醒。很多人會挑戰我們思考的習慣與偏見──有時婉轉的、有時則否,而我們如何回應這些挑戰,在發展道德的過程中是不可少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活出倫理的生命既是一種需要不斷重複確認的決定,也是一個需要培養、持續到生命盡頭的過程。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425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人籟論辨月刊一年12期 0 1650
人籟論辨月刊一年12期續訂 0 15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