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的營業方式有哪幾種?
首先從經營方式來看,可以分成公眾球場(public course)與私人俱樂部(private course),公眾球場主要收入為擊球費用,只要支付入場費,任何人都可以進去打球。私人俱樂部則是只對購買會員資格的人開放,通常要有會員帶才能進去,一般球友無法預約,同時也突顯會員證價值,主要營收來自於會員權益販售。此外,還有隸屬於觀光飯店的度假村球場(resort course),直接去打的費用通常極高,主要提供住客使用。不過,世界各地的球場,最普遍的經營方式是採用半私人俱樂部(semi-private)方式經營,同時販售會員證,也開放非會員打球。會員通常會有更便宜的打球費用,以及預約時的優先順序。另外,由當地都市或地方政府,為服務當地居民所建設的球場,則稱為公共球場(Municipal courses)。
高爾夫球場的大小怎麼看?
高爾夫球場也可以依據規模加以區分,首先是標準的18洞球場,球洞大多是四桿洞,也會有幾個三桿洞與五桿長洞。不過標準桿則未必要72桿,例如有5個五桿洞與6個三桿洞,標準桿71桿的豐原球場也是屬於標準18洞。其次,也有規模較小的九洞球場,像是位於中部的鴻禧太平球場以及南部的嘉光球場。可以只打九洞,或是打兩次湊成18洞,對於擊球時間上更有彈性。是所有球洞都是三桿洞的迷你球場(mini course),俗稱小九洞,例如台北球場就有這樣的設施,更適合初學者。此外,還有一種是短桿球場(approach course),每一個球洞的距離比正常三桿洞還短,用來練習劈起球與起撲球的球場,距離大多是30到40碼,也會有幾個洞的梯台拉到100碼左右,例如台北景新練習場附設的迷你18洞,就屬於此一類型。另外,還有一種國外稱之為executive course的球場形式,通常距離比較短,可以是九洞或18洞,但是短洞較多,長洞較少,因此打球所花的時間會更短,更快完成一場球,例如以前在板橋的遠東球場。
為什麼美國有許多公共球場,台灣卻無法推動?
台灣其實有公共球場,那就是當年由台灣省政府所興建的南投省府員工球場,現在則稱為公教人員研習球場。而像是台中的清泉崗球場、高雄的左營海軍球場就較難定義。這些球場屬於軍方財產,球場也位於營區之內,原本興建目的是提供軍人及眷屬使用,不過也對外開放,或許算是半個公共球場。此外,台灣有很多球場的土地產權屬於地方政府,但球場則由財團法人經營,例如新竹的新豐球場與花蓮的美崙球場。這些早期興建的球場,大多仰賴當地熱心人士與主事者的積極推動,以及長期經營才得以發展。時至今日,土地取得、成本效益與經營管理的條件更為嚴苛,公共球場的興建計畫相對更難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