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中風危險因子 大都是「養成」的

文/衛允琳    

40歲的張先生是公司的業務經理,由於工作需要常與客戶應酬,不僅常吃大魚大肉,每天更是抽菸、喝酒,常常到半夜才回家,有一天,張先生應酬回到家裏,覺得頭痛不舒服倒在沙發上,張太太發現張先生不僅話說不清楚,整張臉看起來好像有一半僵硬不太自然,驚覺不對,趕緊將張先生送到醫院急診,急診醫師診斷張先生是中風,立刻進行急救,才將張先生從鬼門關拉回來,事後張太太鬆一口氣,但對於先生才40歲就中風,感到十分意外與不解?



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陳威宏醫師表示,過去民眾普遍認為中風都是年紀大的人才會發生,是老年人的「專利」,但近年來,中風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一般認為45歲以前發生中風就屬於年輕型中風,目前年輕型的中風已占中風人數的5%~10%,且有逐年增加的情形。美國最近一項研究顯示,20歲至54歲首次中風的病人飆升,占中風人口的比例從1993年的12.9%上升至2005年的18.6%。其中非裔美人,中風比率更從每10萬人83人增至128人;而白人則由每10萬人26人增至48人。



老年人發生中風,多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引起,年輕型中風的發生原因比較不同,例如因為血液凝固不正常容易有血栓及先天血管異常,例如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血管較容易剝離或破裂。但是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是因為罹患高血壓等慢性病而不自知,一直未注意血壓、血糖與血脂肪的控制,還有更多數的人是因為平時運動少、飲食作息不正常、抽菸、酗酒、熬夜等不好的生活習慣所「養」成的。



5大疾病,中風風險大增



上述這些因子都屬於中風生活型態的危險因素,事實上,中風的發生亦有部分與疾病有關,無論是老年人或是年輕型的中風,都會面臨疾病引發中風的威脅,哪些疾病會引發中風呢?



1 高血壓:



過高的血壓容易使得血管的內壁受損,導致膽固醇的堆積,進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同時也容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在影響中風的「三高」因素中,又以高血壓的影響最為主要,堪稱是元凶,罹患高血壓的中風風險是沒有高血壓者的3~5倍。



2 高血脂:



血脂中的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偏高,會導致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其不僅會讓血管壁變得狹窄,一旦血管壁有斑塊掉下來,就會形成血栓,進而阻塞腦血管、引發腦中風,尤其高膽固醇中風風險為正常者的1.8~2.6倍。



3 心臟病:



罹患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一旦阻塞住腦部血管,就會引發中風,特別是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心律不整)時,中風風險更高,其中風風險為未發生心房纖維顫動者的5~17倍,相當驚人。



4 糖尿病:



糖尿病容易使得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血管容易因而阻塞或是形成血栓剝落,進而引發中風,有糖尿病者引發中風風險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3倍。



5 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頸動脈狹窄的原因主要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其引發腦中風的風險是沒有頸動脈狹窄者的2倍。



在了解腦中風的生活型態及疾病的危險因子之後,就不難可以歸納出中風的高危險群包括了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心臟患者、肥胖者、糖尿病患及平時有過量飲酒及菸癮大的人。



3大高危險群,嚴加提防



除了這些後天因子所引起的中風高危險群之外,還有一群人先天就是中風的高危險族群,這也是他們所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這些先天的中風高危險群族包括:



◎年紀大的人:



中風與血管老化有關,年紀愈大,血管愈老化,發生硬化、狹窄的機會也就愈大,中風的機率也就愈高,一般來說,年齡大於55歲的族群,就要特別留意。



◎性別:



男性中風機率較女性高,尤其是出血性中風,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家族史及遺傳因素:



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有中風病史,或家中親人曾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其發生中風的機率亦高於沒有家族史者。



中風高危險族群,最好及早定期做身體檢查,因為有家族史者,多潛藏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脂肪等疾病,有些有中風家族史者,從不去做檢查,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一直到中風,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有高血壓的問題。



事實上,不僅是高危險群,根據國健局統計,目前國內20歲以上民眾約有420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正是「三高」中造成中風的主要元凶,但仍有3成高血壓病患不知道自己罹患有高血壓。



一般人大約在40歲左右,每2~3年做一次健檢;60歲以上則是每年做一次健檢。且健檢必須要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三高」項目檢測,才能掌握是否有中風危險因子,如果有家族史者,開始健檢年紀最好提前在40歲以前,且最好每年做健檢,只要控制好「三高」,就可以減少80%的中風機率。



6種腦中風相關檢查



除了健檢之外,每個人可以視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做一些專為腦中風做的檢查。



1 電腦斷層檢查(CT):



最常被使用,其為最普遍、方便的檢查方法,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的狀況,如果有疑似中風症狀,電腦斷層是最快可以知道出血性中風還是阻塞性中風。



2 磁振造影檢查(MRI):



解析度最好的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早期的腦梗塞,且對梗塞部位及範圍的界定也更清楚,由於磁振造影的檢查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所以較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



3 血管超音波檢查:



是一種安全且無傷害性的檢查,其主要利用超音波來測量動脈血管管徑及血流變化,以了解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現象,為非侵入性檢查,其又可以分為「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



◆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主要檢查頸部動脈,包括總頸、內外頸動脈、脊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當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或腦血管畸形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另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時,也可以安排這項檢查。



◆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檢查顱內的大動脈,包括中大腦、前大腦、後大腦及基底動脈等,當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視個人的條件狀況而定。



4 腦血管攝影:



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及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檢查方法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但其具侵入性,危險性也比較高,費用亦較為昂貴。



5 心臟超音波檢查:



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有的醫師還會建議安排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有些中風是因為心臟血栓或是瓣膜疾病,使得血栓跑到腦部阻塞血管因而中風,做這個檢查可以看到受檢者是否這方面的問題。



6 心電圖:



可以診斷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也就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因為心律不整會產生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20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常春月刊二年掛號郵資 480 480  
常春月刊一年12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1800
常春月刊一年掛號郵資 240 24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