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決審意見
小說書寫的形式、意義和建構基礎
小說的一般書寫,言之有物就可能被閱讀。複雜的書寫以表現多層次意義,就命題預示的現象和意義,「結構、形式、功能」這樣有機組合的書寫原則、機制,或還是必須認真斟酌;這樣的書寫建構也是任何書寫者,傳達意義,希望被信服的原則和機制。
今年有兩篇中篇小說未被討論,或許正適合藉以探討這個書寫概念。
〈太古蠶馬歷劫記〉,在看似短寫導言之後的開頭,說康子小時候讀過蠶馬童話;另在看似前半段的結尾處,說「康子終於考上大學離家」,在大學圖書館無意中翻閱《舊小說》看到蠶馬故事的原來出處。雖然作者也寫「可惜康子後來無法再讓母親滿意下去」,後半段似乎是作者認為已寫的中篇不夠長,再加延伸;就我的閱讀來說,這篇小說後半段僅以康子接受諮商心理治療的對話、雙性戀的簡單情節,和前半段繁複、深刻、生動書寫明顯不同。
這篇小說未得選票也就沒被討論,我無意中看到有評審委員翻閱這篇小說時喃喃說「用女性主義理論的架構……」;我想這個看法,可能是被這小說的後半段干擾了。這篇小說如果只寫康子讀大學之前的成長和生活,小說中的母親、父親、弟弟、康子那樣細緻敏感自己身心成長、母親的管教,特別是康子出生於台灣解嚴前幾年;這樣寫一位平常女性和一個新時代的同時成長、發展,我想,這篇小說就可能不被負面視為「用女性主義理論的架構」,而要正面讚譽以能在「女性、身體、國家」這樣的理論源頭以文學表現。
小說家就人、社會的生活現象,不像別的學科以思想揣摩和論述,而是直接加以描繪使可能被一般人認識;這篇小說的前半段(不包括短寫的導言),我看真是這樣的示範。這篇小說另提到「母親用最細緻的馬皮一寸寸包裹康子」,在前半段結尾也總結母親的慈愛和權力,說她是「嫘祖」;我讀完這段小說,想到蠶的神話,嫘祖故事當是母權社會的原來傳說,《搜神記.女化蠶》故事則是後來父權社會改寫的,也就又想這小說的前半段實在是天才的展現。
〈我與里長的九十天戰爭〉也令我驚奇,作者大量將台灣社會底層日常生活的食材、飲食習性和相關文化生態,化為文學詞彙,自然流暢在文本中表現;因此,關於人、社會生活,常是被以抽象表現的書寫符碼系統中,這篇小說另附具體層次而高度表現了小說技藝。這篇小說的喜劇表現,在台灣中、長篇小說的書寫也很難得。
台灣庶民社會生活中表現的惡與醜,多是非精神性的;因此,是不自覺的,特有自己文化人類學領域的表徵和內容。又因為不是思想性、故意的,這種惡與醜就很難被認識、說明和理解,也就談不上是否需要省思。這篇小說混合使用喜劇類型的三種形式:諷刺、荒誕喜劇和鬧劇,描繪台灣最小行政單位:里的生活,特別是在選舉鬧劇中也表現了民主政治的變質和詼諧。
這篇小說沒有代表進步力量解決喜劇衝突最終的如願以償,但是具有典型的喜劇結尾;表現了文學情感昇華的功能,在嬉笑中讓讀者看到而且懼怕我們生活中這樣的集體醜惡,當是作者也惋惜這種人類文化中另有的善的人文成分和無辜。
台灣政治生活中的醜與惡,越高階層的作為越令人不可思議。儘管作者認識這種現象,從頭喜鬧到底的書寫本事也具神來之筆;但是,這篇小說設定的反對者角色、動機以及一個里,是否足以承擔這個喜鬧劇的旨趣,或還是不能讓人完全信服。
◎本文作者簡介
東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寫作班研究,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小說獎,曾任聯經出版公司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歷史月刊》總編輯、歷史智庫出版公司社長、桃園縣忠烈祠文館執行長;現任聯合文學社務顧問、台灣歷史文化生活影像再造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大河文化協會理事長。著有長篇小說《愛的饗宴》、《我是這麼說的──希達多的本事及原始教義》、《地藏菩薩本願寺》、《模範市民》、《再會福爾摩莎》、《初旅》(英文版Setting Out在美國印行)、《去年冬天》(改編同名電影)、《失蹤的太平洋三號》;小說集《大火》、《落雨的小鎮》、《東年作品集》(台灣作家全集系列);散文集《給福爾摩莎寫信》;研究《桃園開拓軼史》、《桃園縣忠烈祠本事》、《道法自然》、《花神與花祭》、《神社的建築與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