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發起人廖誌汶在FlyingV提案,推出創新飲食品嚐體驗計畫,讓顧客端坐稻田中央,享用在地食材烹煮而成的佳餚。這項創新也吸引了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一同參加。(圖/FlyingV網站提供)
2009年,萌芽美國的群眾募資網站竄出,他們集結無遠弗屆的網友之力,匯聚眾多小額金錢,變成大力量,幫助圓夢。向來尾隨美國網路趨勢的台灣,兩年前也出現群眾募資網站,這股圓夢的力量正在台灣發酵。
群眾募資大爆發
2009年創立,現為全球最大群眾募資網站的「敲門磚」(Kickstarter),是這股風潮的帶動者。Kickstarter的成立,始於36歲的華裔創辦人陳佩里的自身經驗。喜歡爵士樂的他,2002年因為無法募得2萬美元,喪失了在美國南方紐奧良爵士嘉年華表演的機會。十多年前這段無法圓夢的遺憾,促成了Kickstarter的誕生。
陳佩里創業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藝文創作者,募得經費。不到一年,網站迅速竄紅,提案內容從最初的影像拍攝、藝文創作,擴大到美食、遊戲軟體、科技等領域。網站成立至今,累積超過8萬個提案,超過200萬名會員註冊,成功率達43.63%,募得近4億美元的資金。2010年,兩位留美台灣學生蔡牧民與賴佩芸,靠著Kickstarter提案,從335名網友手中,募得近1萬8,000美元,拍攝設計題材的紀錄片《思考與設計》。
社交網站Twitter的創辦人傑克‧多西,和圖庫網站Flickr的創辦人卡特麗娜‧費克都是Kickstarter的股東。2010年,美國《時代》雜誌,讚美Kickstarter是當年度最好的發明;《富比世》雜誌甚至預言,今年群眾募資網站將大爆發,募資總額可望達到50億美元。
台版Kickstarter陸續問世
群眾募資網站的創新趨勢,也從美國吹向台灣,台版Kickstarter陸續出現。2011年,由輔仁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等學者共同成立的「We Report」,就是將群眾募資的手法應用在新聞報導領域。因拍攝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揭發禽流感真相而聲名大噪的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也透過We Report平台提案募資。隔年,更有無名小站創辦人林弘全、旅英建築設計師徐震、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的女婿彭康育陸續加入,各自成立群眾募資網站。
無名小站創辦人林弘全(右一)創辦的群眾募資網站平台FlyingV,突破傳統集資手法,替苦無資金的創作者一圓夢想。(攝影/林格立)
2007年無名小站被雅虎收購後,創辦人林弘全即進入雅虎,擔任亞洲區產品規劃管理部資深經理;2011年,他看中群眾募資網站的潛力,決定再度創業。同時是文創基金豐利創投董事的他,深知如果按照創投界、新創公司的效益評估標準,小規模、資金需求不高的創業者很難獲得青睞。
林弘全表示,募資網站上的部份創業提案有時稍嫌青澀,加上許多育成單位輔導新創者的心態過於積極,壓縮了容許提案者犯錯的空間,久而久之,個人的多元創意難免遭到扼殺。
因此,他希望能協助與他一樣懷抱理念的微型創業者,在銀行融資、創投挹注資金的傳統管道外,找到新的活水。「這是讓沒有資源的彼此,互相拉抬幫忙的新方法,」林弘全說。
創站至今,FlyingV接獲的多是「理想重於實際」的無形提案,林弘全希望未來FlyingV能有更多從無形理念走向有形產品生產的提案,延續發想者的創意。「成功募資的提案者是否如曇花一現,還有待觀察,但有了開始,才有後續行動和想法,」林弘全說。
現在,群眾募資推動的創業力量正在擴大發酵。例如,在FlyingV募得354萬元,創下該網站最高募資金額的Ch+U daily創意設計誌創辦人邱維濤,即計畫將提案內的腕錶量產;前樂團歌手廖誌汶提出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吸引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指名嚐鮮,也將在近期再次提案,開辦第二場融入周遭景色的田中央用餐計畫。
小至喬治先生的兒童繪本出版,大至倒立先生黃明正行動藝術,任何微不足道的理念,只要說服網友,就能換來實現的可能。(圖/嘖嘖網站提供)
同樣希望幫助他人圓夢的還有「嘖嘖」網站創辦人徐震。創辦「嘖嘖」前,徐震是旅英多年的都市設計規劃師,因為工作關係,他時常赴歐洲各地參觀設計展。他觀察,歐洲文創產業成熟,因此,設計者能透過採購風向,得知市場趨勢,減低量產風險。
反觀台灣,設計者只能自行參與各式創意市集,但因為缺乏從創意走向商品化的評估機制,必須背負滯銷的風險,難以讓文化創意產業化。如何創造成熟的文創環境,這個疑問,不時盤旋在徐震的腦海中。2010年底,他偶然看到一款iPod nano手錶,竟然透過Kickstarter成功募資生產;徐震一心想為台灣文創界找尋出路的念頭,自此找到了解方。2012年,徐震邀集5位橫跨英國、台灣二地的成員,在台成立群眾募資網站「嘖嘖」。
(圖/嘖嘖網站提供)
改變傳統銷售模式
「嘖嘖」專案經理林能為分析,傳統銷售流程是製造商生產商品,經由代理商或經銷商採購,放在銷售通路上,最後才由消費者決定購買與否;生產者隱身在層層流程背後,與顧客沒有任何互動,「顧客認的是產品,而非人。」
相較之下,群眾募資網站,讓提案者站上第一線,拉近和贊助者之間的距離;少了代理商、銷售商擋在中間,提案者自己就是品牌。
募資網站裡,任何微不足道的發想,都有實現的可能,但限時限額的募資往往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這不只是抽樣調查消費意見,而是直接交給市場終端的消費者決定,」林能為說。募資結果代表了市場願不願意接受提案者的想法,不僅能將市場消費訊息回饋給創作者;甚至還能成為投資者判斷投資目標的參考。
前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常務理事,現為資通訊智庫顧問公司Fertta執行長徐子涵分析,群眾募資改變了商品交易行為中,以金錢換取等價商品的契約概念;贊助者買的是一種無形理念。過去,消費者購買的是最終商品,但在群眾募資模式裡,資助者反而是先「預購」想法,最後才看見商品成形,等於參與了創作者孕育成果的過程。
他認為,群眾募資網站的成功,絕非偶然。90年代網路出現後,個人出版的成本逐漸降低,任何人都有權對外講述願景和夢想,進而促成部落格興起,但這也僅止於單向傳播而已。近年來,在臉書的推波助瀾下,陌生的網友願意連結彼此,加上電子商務的環境成熟,網友才願意接受提案者的理念,掏錢贊助。
旅英工作多年的「嘖嘖」創辦人徐震(右),與夥伴林能為(左),一同返台成立群眾募資網站「嘖嘖」,替台灣文創界找尋出路。 (攝影/林格立)
三大隱憂:無法源、監督難、創意枯竭
Kickstater創辦人陳佩里曾說,群眾募資網站是商業營運,不是公益性質的募捐。因此,國內外的群眾募資平台通常在提案者募資成功後,從中抽取5%~10%不等的費用,並規定餽贈機制。在台灣,屬於商業營利的群眾募資網站,並不適用內政部的《公益勸募法》,由於目前尚無其它法源,因此群眾募資的未來仍存在變數。
徐子涵認為,面對網路創新,政府相關單位往往抱持著讓民間自主發展,再行規範的態度。現階段的台灣群眾募資網站,因為案件不多,單件金額、募資總額不高,加上避開有所爭議的股權分配,不致出現重大爭議。但倘若未來網站規模持續壯大,問題勢必浮現,尋求法源的必要性將會提升。
無論如何,群眾募資網站的興起,已再一次刷新世界對網路的想像。過去那些微小夢想、缺乏資金的新創事業,以及說來引人發噱的故事,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