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音樂智能?
人與生俱來就擁有許多能力,第一個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豪爾.迦納(Howard Gardner)在其論述中表示,每個人擁有的多元智能包含語文、數學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及自然觀察智能。其中對音樂智能的定義為,能覺察、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包括對音調、節奏、旋律或音質的敏感性,及歌唱、演奏、作曲、音樂創作等能力。
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講師廖瑞琳指出,每個人都具備這八種能力,只不過有的強有的弱,有的孩子也許天生音樂智能就很強,可以輕鬆進入音樂世界,但有的孩子天生這項目是較弱的,不過,透過適度的引導是可以增加音樂智能的強度。
發展音樂智能的重要
多數的家長會將多元智能的焦點放在語文和數學邏輯這兩項,事實上每個智能的發展對孩子都有益處,就以音樂智能來說,德國的教育家福祿貝爾就認為,音樂除了能夠促進一個人聽覺的敏銳,也能促進身體動作的靈敏,而在心理方面,音樂更能夠安撫和改變孩子的情緒,音樂對幼兒有治療作用,能夠幫助孩子人格正常的發展和興趣氣質方面的培養提昇。
廖瑞琳講師也強調,音樂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感受力、美感能力,一個感受力強的孩子,對於週遭的環境氛圍的敏感度高,不但心會較柔軟、同理心強、也會對事物多一些關懷。此外,許多聽音樂、學樂器的學習過程中就是一種多元感官的刺激,例如:大家熟悉的《小星星》兒歌,經過適度的引導,請孩子聆聽樂曲中相同、相異的曲調,這時就是在培養孩子分辨、思辨的能力。
而樂器的技巧練習過程,像是管樂的吹奏需要呼吸運氣,需要掌控氣的穩定流動,這就能訓練孩子的心肺功能;弦樂則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不但需要手部的高度協調,也需要複雜的思維;鋼琴則需要眼看譜配上雙手的空間動作,要讓眼睛、雙手同時動作協調,這時可需要左右腦一起充分的運作才行。
幼兒學音樂的主要目的
很多家長都知道學音樂對孩子很好,所以,就以自己的期待幫孩子選了一項樂器希望孩子努力練習、進而得到成果。當然,有的原本音樂智能就很高的孩子,可以自然愉快的進入音樂的學習領域,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備高音樂智能,家長如果只是制式的替孩子選樂器,每天叨念要孩子努力練習,孩子並未在愉快的情境下學習,反而時時因為練琴與家長發生磨擦、或是因為達不到家長的期待而產生挫折,這樣的音樂教育就失去了意義。
廖瑞琳講師認為,幼兒學音樂的主要目的一開始應該是培養其感受力、耳朵的聽辨敏銳度以及音樂的欣賞力與想像力,除非孩子很早就顯現對某種樂器的學習興致很高,否則並不建議一開始以學習樂器的方式或是講解艱澀的音樂知識進入音樂領域。在學習樂器之前如果能有音樂感受力的音樂教育,孩子較能在愉悅的環境中進入音樂的世界。
家長可以透過情境的設計、音樂的聆聽、唸謠…等方式,將樂曲的旋律、節奏、音色等放在遊戲、故事的活動中,透過多元的音樂、活動,培養孩子的音感、節奏,等孩子擁有了音樂的感受力,也對音樂產生興趣後,再讓孩子開始學樂器會較佳。樂器的學習過程有其技巧的繁複度,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練習技巧,孩子的學習動機低、成就感也會低,不但學習時間無法持續,也無法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好。
如何培養幼兒高音樂智能?
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其實有很多方法,廖瑞琳講師提供幾個技巧供家長參考:
方法1、多聽優質音樂
聆聽是進入音樂世界的第一步,從嬰兒時期就可以常讓孩子聽各種不同的音樂,培養孩子對音樂的喜好和感受能力。音樂的種類相當豐富,有些音樂需要培養才能讓孩子接受,所以建議家長不要只選擇同類型的音樂,應多選擇不同曲風、不同樂器、不同創作的音樂給孩子聆聽,並不限定只能聽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是因為經過時間的焠鍊而流傳下來的,優質的曲子很多,其他不是古典音樂的樂曲也有許多佳作,只要是不錯的音樂都可以讓孩子多聽,這樣可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聽覺鑑賞能力。
方法2、與生活經驗結合
幼兒時期是想像力奔放的時候,這時給予孩子一些有故事情節、孩子容易理解、主題清晰、能與孩子生活經驗結合的曲子,容易引起孩子對音樂的共鳴,但聽音樂的時間不需要太長,約15~20分鐘孩子專注力較夠。
例如: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就是入門的好選擇,這首樂曲由14首小品組成,分別以各種樂器展現了獅子、公雞和母雞、烏龜、大象、天鵝等不同的動物,孩子可以輕易的跟隨音樂進入動物的想像世界;「口哨與小狗」、「打字機」、「時鐘店」等一看標題就知道樂曲內容的主題明顯曲子也是不錯的選擇,聽「口哨與小狗」時家長還可以示範吹口哨讓孩子更有興致;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創作「彼得和狼」,故事裡的每個角色有特定的樂器和主題表現,像是長笛代表小鳥、弦樂四重奏代表彼得、雙簧管代表鴨子、法國號代表狼等,不但故事性強,孩子還可藉此聽辨各種樂器不同的聲音,都是很好的選擇。
方法3、多跟孩子一起唱歌
唱歌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從嬰兒時期開始家長就可多多唱歌給孩子聽,尤其將孩子抱著時家長唱歌,歌唱聲音的共鳴體比語言發音的共鳴體要多,構造也極為複雜,由於發聲的共振體是全身,所以身體的共鳴器官造成的身體震動會刺激孩子想要發聲的意願。當孩子大一些,親子一起唱,可增加彼此的親密感,唱歌不但是接觸音樂的起始,也能讓孩子抒發情緒,鼓勵家長多多和孩子一起歌唱。
方法4、親子參加音樂活動
經常觀摩不同的音樂演出,是可以引發孩子學習的動機,在現場聆聽的氣氛中,能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以及好奇心。
方法5、有意願,再學樂器
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樂器是較佳的狀態,每種樂器的學習都有其難度、複雜度,幼兒時期先建立孩子對音樂的喜好,再慢慢的透過好玩的音樂遊戲吸引孩子對音樂的進一步興趣;可以用「玩」的角度讓孩子接觸樂器,像是可以用鋼琴當音樂遊戲的媒介,讓手指獨立性發展尚未成熟的孩子用拳頭在琴鍵上滑動,製造聲響,配合故事、身體動作的引導,讓孩子熟悉、喜歡鋼琴這項樂器。
等孩子手指發育成熟、對學鋼琴產生興趣時再讓孩子進行繁複度高的技巧練習,孩子可以比較投入、較能克服學習過程中的挫折感、也才能持續的學習。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建議家長要花時間陪伴孩子,陪在孩子旁邊看孩子練琴可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
增進幼兒音樂智能的遊戲
增進幼兒音樂智能的遊戲有哪些呢?首推手指謠。廖瑞琳講師表示,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媽媽就可以開始學幾首手指謠跟寶寶進行音樂互動,像是「小蝸牛」這首手指謠:
口唸:小蝸牛,慢慢走,轉圈圈,趕快躲
手部動作:手握拳,伸出食指與中指,可在身上慢慢地移動,例如肚子或是腿部---等,在身上畫圈圈,手伸到身體後躲起來
就有一位孕媽咪說,當她在做這個手指謠時,手在肚子上移動時,感覺寶寶也在肚子中動作,很有親子互動感。等寶寶出生後,就可在寶寶身上動作,此時可再加上第二段:
口唸:大螃蟹,橫著走,摸摸頭,牠咬我。
手部動作:大拇指與食指撐開,在身上橫著移動,以手指摸一摸,用手指一起抓,有如「咬」的動作。
這首手指謠念起來有韻律、有節奏感,加上寶寶從聆聽到身體的觸覺,多元的刺激對寶寶的各種智能都會有啟發作用;等孩子再更大一點可以自行活動時,這首「小蝸牛」還可變化成親子遊戲,這時就可讓孩子扮演小蝸牛,在地上匍匐前進、做轉圈圈動作,一首簡單的唸謠依照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進行不同的引導,是啟發孩子音樂智能很好的入門。
手指謠是入門,進階版就是家長找一些兒歌搭配上動作進行律動,孩子就可一邊聆聽音樂一邊做身體各部位的活動。像是用「王老先生有塊地」的曲子,歌詞改成:我的小手變魔術,伊呀伊呀呦!(此時可做手部開合動作或手指動一動)或是我的耳朵變魔術,伊呀伊呀呦!(此時可做耳朵拉合動作),家長也可以依親子的互動需求,將熟悉的歌曲自行改編歌詞。
再舉個例子,「小猴子」這首唸謠的內容是:小猴子,吱吱叫,扭一扭,跳一跳,抓一抓,找一找,哈! 送你一隻小跳蚤!可以將這首唸謠的動作搭配「崖上的波妞」這首可愛的卡通歌曲,孩子就可以在音樂遊戲中愉快的成長。
家長需要花點心思找一些有趣的唸謠、搭配有節奏、韻律感的音樂,根據孩子的動作能力發展階段想一些有趣的動作,組合起來就可以每天跟孩子玩不同的音樂遊戲。
關於音樂的待解迷思!
雖然很多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大力讚揚音樂的美、音樂之於生命的好,但家長仍有許多對音樂教育的疑問待解,這次列出3個親子討論區最常討論的題目提出說明:
Q1:胎教音樂有用嗎?
A1:這是個有各家說法的問題,有研究認為胎兒在環繞著羊水的環境中是聽不清楚外界的聲音,因此認為胎教音樂沒有用。但也有專家認為媽咪在懷孕期間多聽胎教音樂,有助於胎兒的成長及智力發育。到底哪個說法才對呢?
廖瑞琳講師表示,這是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問題,先姑且將學術研究放一邊,用一般常理的思考這個問題,如果媽咪在懷孕期間情緒穩定、常處於愉悅的氣氛之下,寶寶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對其人格自然有正向發展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媽咪在懷孕期間多聽自己喜愛的音樂,隨時保持心情愉快,這些母體的變化,胎兒不僅可以感受得到,還可從中受益,所以孕媽咪多聽音樂有益無害。
至於音樂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喜好都不同,對於音樂的口味也不一樣,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建議孕媽咪選擇能夠讓自己的心情平靜、心情愉快的音樂,過於刺激的高分貝或是重低音的音樂則盡量避免。
Q2:學音樂可幫助腦力開發嗎?
A2:這個答案則是肯定的,前面已經敘述過透過音樂、歌曲、唸謠、遊戲、律動…等音樂教育培養的進行方式可以讓寶寶得到聽覺、觸覺、視覺、肢體動覺、語文覺等等多種智能的刺激,而樂器的學習過程也可培養聽覺敏銳度、思辨、肢體協調、左右腦同時運作等能力,聆聽音樂、學習音樂一方面可啟發孩子音樂的潛力,一方面的確有助於提升孩子對事物的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也可培養孩子的穩定、歡樂的情緒。
Q3:莫札特音樂可開發腦力嗎?
A3:1993年有一篇論文表示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提高空間推理能力,自此之後,「莫札特效應」便立刻風靡了許多家長。這篇論文發表之後陸續出現正反面的其他論文,有的認為研究的可信度不高,實際的實驗也無法證實莫札特音樂的效用;但也有神經心理學家運用最新腦部攝影技術研究觀察得知,莫札特某些特定曲目的音樂,可刺激右腦的副海馬區腦回地帶和腦部神經細胞,進而改善情緒,減少燥動,增進情感,進而透由中樞神經來放鬆身體的肌肉,減緩壓力與躁鬱。
所以這又是個答案分歧的問題,廖瑞琳講師則認為,每首樂曲的曲式、結構、和聲、風格都不同,且每個人對音樂的思維不同,對每一種音樂的接受度不同,就曾有媽媽說她不喜歡莫札特的音樂,所以不一定非莫札特音樂才有效,應該是有些人聽到某些音樂的頻率剛好可以和腦產生共振效果,這種共振、共鳴會讓人愉悅、放鬆,進而可以和緩情緒,幫助正向能力的發展。
廖瑞琳
現職: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講師
學歷: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博士班(進修中)
美國北德州立大學音樂教育碩士
專長:幼兒音樂教育、特殊兒童音樂律動、音樂照顧
經歷: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音樂療育顧問
臺灣加賀谷.宮本式音樂照顧協會理事
Bookstart閱讀起步走講座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