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東亞局勢,近來動盪不安。首先是北韓單方面對韓國宣戰,讓各國皮繃緊;二來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的激進貨幣政策,也讓亞洲各國如臨大敵。而韓國,正好位於這兩大風暴的中心。《今周刊》特別越洋專訪韓國前總統李明博首席經濟顧問李鐘和,從「暴風眼中心」的第一手觀察,來分析亞洲經濟短期、長期的動盪與挑戰。
北韓對韓國宣戰,真的讓大家很擔心嗎?講真的,我們現在不太在乎。
當然就地理位置來看,北韓如果真的發動軍事行動,韓國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但是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什麼實際的戰爭跡象。現在只有在金融市場上有些影響,像首爾股市有點震盪。
談短期風險:北韓威脅若有似無
不過,你說這對實質經濟有什麼影響,我想現在很難評估。我們自然很希望這情況可以早日恢復平靜,但是現在什麼情況都沒發生,不是嗎?
要注意的是,因為韓國有些企業在北韓「開城工業區」有工廠,對這些很少數的公司來說,影響是很大的。但是我們絕大部分的工業都在韓國本地,與北韓的貿易也極少,所以就算北韓把國界全封起來,對韓國影響倒還好。
首爾的氣氛也很正常。現在看到的也只有金融面有反應而已;對實質經濟面來說,是沒什麼影響。北韓對韓國宣戰,昨天(周一)首爾股市也只跌了○.四四%。
當然如果情況變得緊張,可能會對國民消費有負面的影響;不過,現在我們還看不到什麼特別值得擔心的因素。
去除短期的因素不談,長期來說,亞洲國家今年成長的動能是很不錯的。
現在數據顯示,亞洲經濟已經從金融海嘯中恢復,將會在二○一三年高速成長。我想很重要的是,亞洲國家會成為全球新的動能,特別是中國與印度。
現在中國與印度兩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如果用購買力評價計算,已占整個亞洲的六○%;再加上韓國與印尼的經濟成長率也很高,整個亞洲新興國家的動能也沒有明顯衰減。可以說,亞洲已經回到危機前的經濟情況。
談長期風險:日本寬鬆政策醞釀風暴
但,這不代表沒有值得憂慮的長期風險。
首先,亞洲金融體系仍然脆弱,許多國家仍有赤字與負債的包袱,像日本就是其中之一;財政重整,對於亞洲國家來說,這是值得給予更多關注的議題。
另外,日本新政府無限寬鬆的貨幣政策,無疑是對整個亞洲經濟帶來一個很大的隱憂。現在日本的主導力量顯然是「出口型政治家」,強調出口,甚至有點不惜代價。
我們現在看到,雖然日本不是直接干預匯率,而是藉由大量增加貨幣供給而造成貶值,目標是在二年內,將基礎貨幣擴張到二倍。
這對日本的出口會很好,我相信日本央行的寬鬆政策,日本的出口產業一定會有所成長,日本經濟也會某種程度的復原,同時,這對鄰近國家也未必是壞事;畢竟,日本現在還是全球第三大經濟國,它也很仰賴周遭國家的原料進口。
但是更長遠來看,這種貨幣保護政策,對於區域經貿也是傷害。亞洲的經濟如果要成長,貨幣政策就不應該走向這種「保護主義」的路。所幸,整個亞洲的重心已經從日本轉移到中國。
我們看到,中國已經確定「軟著陸」,中國現在是否可以保持成長,對鄰國將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因為一旦中國發生事情,全球都會有問題。
我想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在未來幾年可能不會高於八%,但是不用過於擔心,中國就算正在經濟轉型的階段,我們現在看到的還是六、七%左右的高檔水準。中國過去一直想要將自己的經濟從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因此會有經濟陣痛期。
仔細檢視中國的經濟成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相當仰賴大筆的公共投資,這會否對中國未來成長造成問題,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