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貓殺了海豚?

撰文╱所羅門(Christopher Solomon);翻譯╱林慧珍    

偵探故事的開端,通常都是從一通電話鈴響開始。打電話來的是一名生物學家,他發現了一具屍體。幾天後他發現另一具屍體而再度來電。不久之後,電話接連打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接到四通。」米勒(Melissa A. Miller)回憶著,隨著屍體越堆越高,疑問也越來越多。



米勒是野生動物病理學家兼獸醫師,被發現的是加州海獺的屍體,這是一種已經瀕危的海獺亞種,目前在美國加州中部沿海數量剩下不到2800頭。在2004年4月的那場可怕事件中,總共有超過40頭生病或即將死亡的海獺被沖上海岸,如此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海獺蒙難,令人吃驚。





(照片提供/科學人雜誌)

米勒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解剖這些海獺,希望從屍體找出問題所在。她陷入了困境,許多海獺在死亡前都因癲癇發作而抖動,屍體解剖的結果顯示:牠們有大範圍的神經系統損傷,最後出現嚴重腦部發炎症狀。米勒與同事透過顯微鏡終於找到凶手,令人吃驚的是,竟然是負鼠幹的好事。



確切地說,罪魁禍首是神經肌囊蟲(Sarcocystis neurona),一種單細胞寄生蟲,與瘧原蟲是近親,主要的宿主是維吉尼亞負鼠。然而,神經肌囊蟲是陸地上動物的寄生蟲,而負鼠原產於阿帕拉契山區的偏遠地區,並非美國西部。這種寄生蟲怎麼能橫掃太平洋裡的海獺呢?



經過進一步抽絲剝繭的調查,離奇的故事終於水落石出。20世紀初,人們從美國東部向西遷移,負鼠也跟著來到聖荷西地區。這些侵入的動物在此繁衍生息,最後向北蔓延到加拿大的卑詩省。神經肌囊蟲的孢子囊是一種堅韌的生殖構造,能藏匿在受感染負鼠的糞便中。米勒和同事推測:某個發生於晚冬的暴雨把大量孢子囊沖向下游,進入加州莫洛海灣,它們被濾食性的刀蟶吃進體內,而後海獺又吃下了這些刀蟶。



儘管先前已經有犬瘟熱病毒從陸地蔓延到海洋,造成數千頭海豹死亡的事件,但這卻是史上第一起海洋哺乳類動物受到陸地寄生蟲侵犯,而大規模死亡的案例。



我們對於一些從非人類動物直接傳染給人類的疾病,如狂犬病,都已耳熟能詳。然而,相反方向的傳染又是如何呢?過去10年來,海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海洋生物也會感染人類的疾病,以及搭人類便車而來的寵物、家畜和野生動物的傳染病。科學家甚至創造了一個新名詞“pollutagen”(polluting pathogen,污染病原體)來形容從陸地流入海洋的細菌、真菌及寄生蟲。這類疾病的傳播是全球性的,並且造成斑海豹(harbor seal)、海獅及海豚等海洋哺乳類動物生病或死亡,不只是2004年那些不幸的加州海獺。



這些案例通常相當離奇,甚至令人感到不舒服。2010年,科學家報告指出:一種通常感染鳥類及家畜的新型新港沙門氏菌(Salmonella),可能是造成一頭初生虎鯨死亡的原因,這頭虎鯨是在加州文杜拉郡被沖上岸,但是虎鯨通常只在離海岸有段距離的海上巡游,應該離污染很遠。科學家也在南卡羅來納州發現了帶有「超級病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大西洋瓶鼻海豚。



證據顯示,人類的疾病不只導致哺乳類動物生病。2011年,科學家以基因分析追蹤造成加勒比海地區90%的鹿角珊瑚死亡的靈桿菌(Serratia marcescens,一種能引起腦膜炎及白泡病的病原),發現來源是人類的污水,這首度顯示了人類疾病也會傳染給海洋無脊椎動物。



原本生長在陸地的病原體正朝海洋蔓延,這概念對科學家來說還相當新奇,目前仍在試圖掌握其規模及嚴重程度,以及問題有多新。有些人認為四面楚歌的海洋還面臨許多其他更為急迫的問題,例如酸化。然而也有人認為,陸地與海洋之間的屏障瓦解,使得污染病原體得以造成眾多海洋生物生病或死亡,這樣的趨勢也可能讓污染病原體發生突變而再次感染人類。畢竟,我們在海上工作及玩樂,而且吃下許多海洋生物。我們必須更了解目前的狀況並採取行動(有時可能只是很簡單的動作),來幫助這些海洋生物,還有我們自己。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7040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新訂 (此方案07/26止)已收到款項為 0 240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7/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24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