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連動債投資商品糾紛,使財富管理銀行形象跌落谷底,當時很多理專甚至「不敢讓人知道自己是理專」。香港電影「奪命金」中,更將金融人員的理性掙扎與業績壓力,赤裸呈現。
近幾年,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勵精圖治,扭轉形象,不但加強教育訓練,更建立標準作業程序,為客戶資產嚴格把關。在大破大立下,銀行財富管理滿意度排名也跟著洗牌,相較過去作風開放、積極創新的年輕銀行,老字號、形象保守的銀行,反而成為時下財管客戶心中首選。
《今周刊》 與世新大學今年六月中針對二○一二年「財富管理銀行客戶滿意度」進行調查;包括銀行(財富管理)滿意度、理專滿意度及最佳推薦銀行排名;調查結果也從銀行、理專及客戶三面向進行剖析,提供未來銀行發展財富管理業務重要參考。
銀行、理專滿意度雙冠
國泰世華一條鞭守護資產
首先,在「銀行財富管理整體滿意度」部分,表現最佳前三名分別是國泰世華、台灣銀行及中國信託;「理專滿意度」部分,前三名依序是國泰世華、台灣銀行及大眾銀行。國泰世華及台灣銀行在「財管及理專滿意度」調查,皆是第一、二名,顯示銀行財富管理滿意度與理專滿意度呈現高度相關。
至於「最佳推薦銀行」,則由台灣銀行拔得頭籌,其次是台新銀行及永豐銀行。「對銀行財管服務的滿意度,與是否會推薦給親友,未必有一致性。因為實務上,民眾傾向推薦『不太容易出錯』的銀行,以免親友受傷。」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分析。
能同時拿下「銀行滿意度」及「理專滿意度」兩項第一,國泰世華銀行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張琇玲提到,兩年前財富管理部成立投研團隊,固定針對大環境變化開會,提供適當的投資建議,「專屬的投資研究團隊,即時提供客戶服務,或許是獲客戶青睞的關鍵。」
張琇玲指出,這兩年市場變化快速,外幣商品波動大,理專最重要工作,就是及早告知客戶,重新建議資產配置比率。「比方說,近期投研會議對南非幣看法保守,電腦系統就會出現警示報表,自動篩出持有南非幣資產較高的客戶。名單列出後,由第一線理專與客戶聯繫,建議資產調整方向。」
國泰世華銀行財富管理部「由上而下」,從上游投研團隊分析預測,到中段系統自動化管理,至下游理專針對各客戶提供調整建議,形成一道嚴謹且有效率的風控作業流程。張琇玲自豪地表示,能夠充分整合資源,以上中下游一條鞭方式替客戶做好資產管理,是國泰世華的競爭力所在。
最佳推薦銀行
台灣銀行安全牌擄獲客戶
老字號台灣銀行在「最佳推薦」部分脫穎而出,台灣銀行財富管理部經理康蘩認為,「以客為尊」不是陳腔濫調,在台銀是真實的生活體驗。「為強化理專與客戶之間互動,台銀不定期舉辦畫展、藝術欣賞或名品鑑賞活動。理專不但熱情邀約,有些還提供接送服務,關係建立相當綿密。」
康蘩指出,台銀財富管理部沒有佣金收入問題,不像其他銀行有手續費業績壓力,因此能真正回歸客戶需求。「針對理專考核部分,台銀在意的是,客戶資產增值程度、理專服務頻率、與客戶互動次數,以及客訴情況。能夠獲得最佳推薦銀行,代表『感同身受』的理財服務,針對不同需求提出適當建議,才是客戶想要的。」
在銀行面向剖析調查方面,較值得注意的是,當財管客戶被問到「對財富管理帳戶報酬率不滿意的原因」時,有二六.七八%認為問題在「總體環境」的比率最高;其次,認為責任在「自己」有二○.八一%;再來,才是認為「錯在理專」約一八.八八%,顯示投資人心態開始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