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關心食品添加物的毒害時,你知道藥品也有添加物嗎?而且成分完全不用標明。健保制度無意中將藥品市場變成割喉戰場,救命的藥物也玩起cost down的遊戲,應該藥到病除會不會變成藥到命除?
震驚全台的塑化劑與毒澱粉風暴,起因於不肖廠商為了節省成本,鋌而走險使用便宜好幾倍的害人原料,釀成大禍。
毒風暴讓台灣民眾學到一個重要教訓:價格高貴的產品,不一定品質好,但是價格低於異常的,品質肯定有問題。
危機一:食品廠包裝藥品
「價格過低」的情況,也正發生在治病用的藥品上。一顆藥的價格比不上一顆糖果,一瓶無菌生產、無菌裝填的點滴,也比不上一罐可樂。因為異常低價所引發的品質危機,也開始出現「藥」命的漏洞。
去年,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發現,高達三十四家西藥製藥廠,竟長年違法委託「食品」廠包裝「藥品」,統計共包含一五四項民眾常用藥品。就跟塑化劑的情節如出一轍,除了直接非法委外的廠商外,部分藥廠也因層層外包而出事,原藥廠將藥品包裝委外給其他藥廠,藥廠再度外包給食品廠。
就跟塑化劑、毒澱粉一樣,一切都是為了省成本。因為藥品包膜機器一台高達一、二百萬元,每種模具約二十多萬元,廠商為了節省成本而將包裝委外。世紀廠長吳雪雄就對外坦承,「銷售數量較少的胃藥及感冒藥片若開模包裝並不划算,才委託外包食品廠包裝。」
此次藥廠違規事件,高達三十多家廠商「集體違法」,可見已是系統性的冰風暴。這系統性的風暴,引爆點可能來自於不合理的藥價給付制度。
危機二:健保給付造成市場割喉戰
許多民眾可能不清楚,許多醫療院所採購治病救人的藥品時,評估標準是廠商給予的「折扣高低」,而不是藥品的「品質高低」。這「折扣高低」就是所謂的「藥價差」,也是醫院重要獲利來源,占比高達五成。
當醫院的採購標準只有「價格標」時,廠商也只好殺價競爭,打起價格戰。在資本主義市場,一般商品淪為價格戰後,為了成本考量,品質自然會打折扣,藥品如何能例外?
廠商間的惡性競爭已經夠讓人擔憂,雪上加霜的是,有絕對訂價權力的唯一買家──健保署,因為健保財務困窘,因此給付的價格愈來愈低。
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世雄舉例,一種治療狹心症與降血壓功能的鈣離子拮抗劑合必爽,從最早的健保給付價六.二元,一路被砍殺到現在只剩一.三七元,降幅高達近八成。當健保局「大刀砍價」時,醫院為了維持自己的利潤空間,當然只能要求廠商全部吸收,如此一來,沒有利潤空間的廠商,只好一一退出,剩下來的廠商也只能「想方設法」節省成本,「外包食品廠」恐怕只是冰山下的一角。
醫院第一線的藥師也遭受直接衝擊,「每年一百多種藥不見,誰受得了!」前臺大醫院藥劑部主任林慧玲表示。「許多藥價格太低,大廠不做,只剩下一些沒有PIC/S GMP(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意指「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的小廠。但是又不放心品質,只好自己化驗。」
目前,臺大醫院是全台灣唯一一家會對藥品進行品質把關檢驗的醫療機構,其他醫院則是仰賴政府把關。
危機三:把關責任屬誰說不清
事實上,對於藥品品質,除了政府、醫院把關外,「其實比較重視品質的藥廠,甚至會對於自家產品訂有追蹤檢驗機制,一發現有問題,就會全面回收。」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
遺憾的是,這種正面、向上提升的產業發展,在目前「殺價競爭」、「低價搶標」的遊戲規則下,幾乎不可能「存活」,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沉淪局面。
業者「向上提升」的動力不在,最後只能「全權」靠政府把關。低價競爭導致藥品品質下降的擔憂,政府拍胸脯保證,透過PIC/S GMP、BA/BE、DMF等把關機制,品質不是問題!
翻開食藥署過往對於藥品的管理監督機制、能力與記錄,「只靠政府把關」恐怕讓民眾更夜不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