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新藥聽牌 能不能胡?

文/徐玉君    

當美國的生技新藥股股價頻創歷史新高,台灣的新藥股跟著普天同慶,有錯嗎?是的,錯得離譜!台灣的新藥股上漲,是因為在這個產業鏈開創出新局,從過去的代工學名藥,到能夠自主研發一款新藥的能力,不是十年就能磨出一劍,有時需要更長的時間,如今台灣的新藥已有三顆藥進入NDA(新藥上市許可)、三顆藥進入三期臨床,究竟能不能胡牌?誰都說不準,此時正是新藥股停、看、聽的階段。

最近很多人問,新藥股漲到這裡還能追嗎?如果不行,那麼其他相對低價的新藥股能不能買?因為美國的新藥研發公司,產品從一期進入二期臨床的時候股價都大漲,台灣的其他新藥股很多也進入臨床二期,為什麼不推薦?

新藥聽牌階段 停看聽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常常會拿過去的經驗將之作為現在決策的依據之一,這是好事,也是最安全作法,不過美國與台灣的新藥研發環境大不同!不同在美國的新藥研發已有數十年的發展史,全球高達三○兆台幣的藥品市場,被誰賺走了?全球前十大藥廠!包括嬌生、羅氏、諾華、輝瑞、默克、賽諾菲、葛蘭素、拜耳、Novo、必治妥等,儘管如此,這些藥品界的大恐龍仍然是很多新藥研發公司積極拉攏合作的對象,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是生技小廠的夢想。

此外,美國FDA幾乎掌控了全球新藥市場的生殺大權,而全球新藥研發趨勢幾乎都在美國市場的掌握中,一旦有新藥進入臨床一期,這些藥品界的大恐龍就會開始評估該藥的成功機率與未來價值(這是因為美國具備了長期新藥研發成功經驗,根據該經驗模式試算一顆藥能夠成功的機率),如果有機會便出馬收購、競標,挾集團龐大資金、醫療周邊合作實力,獨占一顆新藥的市場價值(針對可能成功的新藥模式),是大恐龍仍持續壯大的關鍵,當然也有相當多失敗的案例。因此,美國部分生技新藥研發公司在產品成功進入臨床一期或二期時,股價能有強勁推升力道的原因之一。

那麼台灣呢?自然不同,台灣至今並未有一顆新藥成功上市的經驗,在無文獻可考的情況下,這些進入三期臨床或送件申請NDA的新藥研發公司,早在一些具備經驗的生技投資老手(過去曾留意歐美生技股的先知)、主力,挾政策的全力支持、以及籌碼優勢或技術線型,早早就「下好離手」,等著後知者抬轎將股價推高後,靜待最後的「攤牌」階段;那麼其他進入一、二期臨床的台灣新藥股,這些「先知」是否也會開始進場布局?

指標股發展攸關產業未來

說實話,台灣的股票市場並非基本面主導一切,也不是法人說了算,散戶的投資比率仍然占了七、八成,當菜市場賣菜的阿婆都說要買一檔生技股的時候,究竟是生技股的多頭起步期?還是要從高峰反轉了?

其實,台灣的生技新藥研發確實已經有了相當長足的進步,尤其在兩岸簽訂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後,醫療人口紅利從二三○○萬人口大幅度的倍增至十四億人口時,成為台灣新藥公司積極研發的動力所在,也是目前這幾款新藥研發指標公司股價進入高檔區的重要因素。

而在這些指標股的最終一翻兩瞪眼的階段尚未到來前,投資人就只能「等」,等一顆真正屬於台灣人研發出的第一顆新藥成功,那麼新藥股就有可供參考的指標案成立,屆時新藥股真的會百花齊放,其他處於一、二期臨床的新藥研發公司,也就有機會朝可能成功的方向邁進,而此時的投資行為就要多做功課,而不是觀察指標股那麼簡單。

從美國投資生技股的模式來看,一顆研發中的新藥有沒有「特殊性」、「急迫性」相當重要,未來有沒有「市場性」又更重要。台灣新藥研發如果要走大眾藥(如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肯定沒有機會,因為沒有大型藥廠的醫藥通路作後盾,這是為什麼台灣新藥研發鍾情於歐美的罕見疾病(孤兒藥),卻可能是亞洲人的特有大宗疾病,如肝癌等,才有機會吃到歐美及亞洲市場,並將歐美市場授權給國際大藥廠,保留亞洲作為新藥研發的基礎市場。

至於指標新藥股的股價是否真的高了?筆者曾於本刊第一七四八期指出,投資新藥股要先學會泡沫管理,因為所有進入三期臨床的新藥股,不是個個都能成功,不要忘記,三期臨床後拿到藥證的機率只有五%不到,這些台灣新藥指標股,也不排除全軍覆沒的可能性,這樣一來將會重創台灣生技新藥產業,更對台灣投資人造成巨大的投資風險。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384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先探投資週刊一年5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0 7020
先探投資週刊一年52期 0 7800
先探投資週刊半年26期 0 416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