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股市持續締造新猷之際,大宗商品價格卻一反常態地跌至五年多以來最低水準,因諸多跡象顯示全球第一大能源和金屬消費國中國經濟趨於疲軟,相關需求成長正在減弱,而且美國借貸成本明年可能調升的預期帶動美元匯價走強,更是放大了大宗商品的跌勢,追蹤二十二種大宗商品期貨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年初迄今已經下跌近六%,並在二十三日觸及一一八.六○點,為二○○九年七月來低點。
近期從原油、黃金、棉花到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之聲此起彼落,其中黃金與白金期貨價格一度觸及今年低點,白銀期貨價格也跌至逾四年最低價位。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與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年初迄今也分別下滑近七%及逾一二%。倫敦LME六大基本金屬本月以來也都下跌,同時,基準鐵礦砂因供需失調價格更是跌破八十美元價位,為五年來首見,累計年初迄今跌了逾四成。
全球經濟形勢低迷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農產品方面,大豆期貨價格跌至二○一○年七月來低點,緊隨現貨市場頹勢,主要因為早收的大豆運往加工商,促使交易員下調價格預期。玉米期貨價格也一度觸及四年新低,因收割季展開,且市場預期今年美國產量將創下新高。小麥期貨同樣觸及四年低點,主要受累於全球供應充足和技術性賣盤。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商品方面,棉花期貨觸及今年八月中以來低點,因市場傳出中國可能將大量棉花進口配額同國內棉花採購掛鉤,一般預期將影響中國對外國棉花的需求。糖的期貨也來到逾四年低點。
然而可可期貨卻逆勢上揚至三年半高點,主要受投機買盤帶動,因投資人擔心伊波拉病毒可能蔓延至可可主要出產國象牙海岸,進而影響供應。
許多市場人士將大宗商品價格視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而疲軟依舊的總體經濟形勢,提供了近期大宗商品走勢軟弱一個合理的解釋。事實上,放眼全球,除了美國經濟復甦略有起色外,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發展速度似乎都在放緩,經濟表現退步的國家更是比比皆是。
近期歐洲和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委靡不振,日前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並且還出現通縮跡象,歐元區兩大經濟體法國與德國的數據也都明顯下滑,引發市場對於歐洲經濟可能再度陷入衰退抱持高度的憂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九月稍早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四月的三.六%,向下調降至三.四%。在此種經濟環境下,各國的工業生產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勢必降低,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也就不足為奇。
中國避免大舉刺激措施
IMF表示,美國今年初經濟表現欠佳,與中國經濟趨緩,是導致增長預測下調的主要因素,同時,地緣政治衝突升級,同樣對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而且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增長缺乏動力,將讓全球經濟短期內,只能夠維持低速增長。
這份報告將美國今年增長預測,由二.八%大幅降至一.七%,原因是美國第一季的經濟呈現收縮。不過,明年經濟增長維持在三%不變。至於歐元區,今年的預測增長率為一.一%,與之前的預測相同。
與此同時,這份報告把新興國家的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四.九%降至四.六%;至於俄羅斯今年增長預測,更由一.三%大幅調降至○.二%。市場人士表示,若是歐美國家未來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歐美與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幅度有可能進一步下滑。
中國經濟今年增長預測,則是遭到IMF由七.五%向下調降至七.四%,明年預測值則由七.三%進一步調降至七.一%。分析人士認為,大宗商品的弱勢與中國因素息息相關,畢竟中國是全球工業金屬和能源最大的消耗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趨緩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估計短期之內中國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需求將處於近年來罕見的低迷期。
然而面對經濟的趨緩,中國卻不急於擴大刺激措施,對於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來說更是一項大打擊。這是由於目前中國高層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優先重點在於推動改革,並且接受增長有可能低於七.五%的現實。
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澳洲凱恩斯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時明白指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平穩增長,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同時也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
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的總體經濟政策將繼續著眼於綜合性目標,特別是保持就業增長和物價穩定,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
一般認為,中國高層不大可能推出像是下調基準利率、存準率等重大刺激舉措,而且就算失業率上升,中國方面也做好了干預的準備。
中國國家發改委一位經濟專家就表示,改革反腐的優先順序明顯高於短期政策調整。在大的政治周期下,整個經濟思維有所變化。而中國政府的底線就是穩定就業以及不發生大範圍的債務違約,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經濟增長七.三~七.四%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中國政府還有可能會調降二○一五年的增長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