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油價,全球資本市場7月關注的另一焦點就是美國房貸業兩大巨頭房地美(FreddieMac)與房利美(Fannie Mae)的財務危機,「二房風暴」一度重創華爾街股市,但美國財政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緊急伸援手,保證給予二房無上限融資額度,並協調國會立法授權財政部無限量買進二房股票,動盪激烈的金融市場總算暫時恢復信心。
這件事之所以會成為全球焦點,原因是由二房擔保或持有的抵押房貸金額高達5 兆美元,佔全美抵押房貸總額42%,一旦二房財務危機持續惡化進而導致破產,美國房地產將全面崩盤,大量承作抵押房貸或購買二房發行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金融機構,亦將被迫提列巨額損失,華爾街股價將崩跌,醞成美國金融風暴。
由於二房過去大量發行MBS產品,這些商品的信用評等與美國政府公債相當,因而吸引美國以外的金融機構買進,以賺取固定(利息)收益,其中最大的海外買主就是與美國有密切貿易往來的亞洲主要國家央行(尤其是中國)。一旦二房宣告破產,這些龐大部位就等同垃圾債券,買主將承受巨額損失。
二房若破產,茲事體大,牽連太廣,美國固然首當其衝,但全球都會捲入金融風暴,全球經濟大蕭條提早降臨,因此美國政府絕不能放任二房破產或倒閉,尤其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二房此時若宣告破產,共和黨也不必選了,因為現任總統布希就是共和黨人。
由於二房把全美,甚至全球主要國家的利益都綁在一起,公司財務一旦有問題,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加上長期過慣好日子,二房管理高層向來不擔心公司會破產,又因缺乏外部監理,內部管理鬆散,近年出現嚴重的會計作業缺失,去年財報更出現罕見虧損,其中房利美虧損25.63億美元,房地美虧損30億元,這一波房市泡沫破裂以來,二房已公佈的累積損失超過110億美元。
除了熱衷花公司大錢作國會公關、法案遊說、政治捐獻,二房主席兼執行長(CEO)也很會自肥。根據美聯社報導,從2003至2007年,房地美CEO RichardSyron 的年度薪酬從800多萬美元躍升至近2000萬美元;房利美CEO Daniel Mudd 年薪則從600多萬美元增加為1200萬美元,如此優渥的薪酬引發美國輿論嚴重質疑,甚至懷疑是否該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二房,因此國會在救援方案中附帶要求限制二房CEO的薪酬,並要求強化對這兩家公司的監理。
為協助二房度過財務危機,美國眾議院7月24日(台北時間)表決通過3000 億美元房市紓困法案,預料參議院通過之後很快就生效。美國財長寶森(HenryM. Paulson)預期,美國房地產大部分的泡沫將在幾個月之後,而非好幾年之後,就能完成清理,「只要房價開始上漲,房地產就可以重新為美國的經濟成長作出貢獻」。
樂觀者預期,跌深的美國房地產年底過後就有機會反彈,但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等趨勢觀察家認為,美國房地產還需要好幾年的調整。
二房的股票投資人固然損失慘重,但在美國政府力保之下,投資二房發行的MBS 持有到期應可領回本金和利息無虞。
二房由來與風暴成因
1938 年,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倡議由政府資助成立房利美,旨在透過各地方銀行擴大提供低成本房貸資金和擔保,在經濟大蕭條、房地產崩盤之後協助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目標,並帶動房地產復甦。
近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就是房利美成立之後開
始發展起來。由於有美國政府作後盾,房利美早期以低廉的利率向外資募款(借
貸),再把這些錢經由各地方銀行辦理「低頭期款、固定利率」房貸,房利美則賺取借、貸之間的利差。
房利美成立之後,幾乎連續30年壟斷了美國次級房貸市場,一直到1968 年經國會特許改制為私有股份制公司為止。房利美私營化之後,以「政府贊助企業」(GSE)形式營運,持續享有賦稅優惠,只是獲利進入私人口袋。而為免房利美繼續壟斷市場,同樣性質的一家公司──房地美於1970年特許成立,兩家公司在全美次級房貸市占率合計高達9 成。不過,次級房貸佔全美房貸市場僅約13%,因此二房經手的房貸大多不是次級房貸。
在過去數十年,二房深深受惠於美國經濟發展,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擴張,
自從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之後,加上911恐怖攻擊,Fed大幅調降利率至史無前例的1%,資金湧入房地產,加上高財務槓桿的MBS等房地產證券化商品大量發行,不斷注入資金活水,帶動房價大漲,抵押房貸市場強強滾,二房營運水漲船高,資產加總一度比全美最大銀行總資產還要多出將近一半,形成金融巨獸。
2005年下半年,美國房地產榮景達到歷史高峰,隨著Fed持續升息,隔年大泡沫破裂,房屋價格及銷售一直往下掉,問題從最脆弱的次級房貸開始引爆,接著擴散至優質房貸(prime mortgage),整體房地產陷入「跌價、違約增加」的惡性循環,二房因持有、擔保大量抵押房貸,隨著這些房貸資產品質惡化、價格下跌,導致營運虧損、財務吃緊,加上財務透明度較低、前景展望不佳,市場耳語或風吹草動就會引發恐慌性賣壓,股價也直直落,最近才稍有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