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職業媽咪7大育兒難題

採訪撰文╱蘇映儒;諮詢╱奇美醫院婦產部醫師 彭依婷(也是案例媽咪);雙十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鄭康祥;台北榮總兒童加護病房護理師 趙芷麟;指導編輯╱張玉櫻;攝影╱韓燕卿;模特兒╱彭依婷媽咪、蘇炳睿爸比、蘇兆允baby、蘇志明爺爺、林淑珍奶奶;郭恬妮媽咪(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千莊爸比、林哲宇baby    

1.寶寶誰來帶?工作與家庭如何兼顧?

◎考量個人狀況,挑選托嬰要謹慎!

寶寶還不到一歲的婦產科醫師彭依婷依她的經驗表示,這個問題要考量到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工作、經濟能力等。

以她自己來說,家中雖然有公公婆婆可以協助,但因為預期未來工作只會越來越忙,工作性質又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常常晚上要值班,沒辦法每天都回家照顧寶寶,考量到他們的生活可能因此被綁住,沒辦法接手讓公婆有時間可以休息,所以也考慮過托嬰中心或找保母。

尤其現在大部分的托嬰中心環境都不錯,有很完善的課程,老師對寶寶的比例也合乎規範,因此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一旦小朋友生病,很容易互相傳染,尤其越小的寶寶感染就越麻煩,所以最後選擇找保母。但保母畢竟不是家人,因此要先實際拜訪、和保母對談、了解其照護方式、環境狀況、其他同住的人,確認自己能信賴、接受,才能放心把寶寶交給保母。

◎雖然不捨,還是有方法可以看到寶寶

不過,確實有很多婦女會在工作和家庭間猶豫到底該如何選擇?彭依婷醫師表示,自己原本的工作不論收入、福利方面都很不錯,放棄的話不但會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也會影響未來給寶寶物質的能力,雖然很捨不得寶寶,不想錯過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過程!

不過現在對她來說,工作是處於最重要的打拼階段;加上現在手機、平板電腦各種軟體很發達,例如:LINE、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體,帶寶寶的人隨時可以傳照片與媽咪分享,對職業媽咪來說蠻方便的。

◎職業媽咪,愛孩子的心是一樣多的!

鄭康祥醫師進一步補充,工作與家庭的抉擇沒有所謂最好的答案,只有最適當的。首先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況、家庭環境等等,任何事情都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先不要落入二選一的狀態,若能兩者兼顧、魚與熊掌兼得是最好的。

鄭康祥醫師的夫人,同時也是台北榮總兒童加護病房護理師趙芷麟想提醒大家,雙薪家庭可以等到經濟收入穩定後再作考慮,盡量以不要跟社會脫節為主;在心態上要想辦法讓自己平衡。新手媽咪剛開始要離開寶寶回到工作崗位時都會很捨不得,總掛念著寶寶,因為媽媽永遠是媽媽,母子連結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2.工作繁忙,如何把握和寶寶相處的時間?

◎時間量雖少,但「質」要更好!

彭依婷醫師說,因為忙碌的工作,反而讓她更珍惜與寶寶的相處時間,回家後還是要多跟寶寶講話,因為寶寶的腦部發育從零歲就開始了,可以講故事或唱歌給他聽,多跟寶寶眼神接觸也會讓他跟你比較熟悉。

此外,讓寶寶在睡覺時聽兒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管是播放CD或是媽媽自己哼,寶寶會比較平靜;醒著的時候就選擇比較活潑的歌,例如帶動唱,有時甚至跟著歌跳舞,寶寶還會跟著一起手舞足蹈,很HIGH的感覺,寶寶很放鬆就會笑得比較開心!

◎夫妻倆一起分擔、一起陪伴

有些人會認為職業婦女工作這麼辛苦,回家還要打理家務、照顧寶寶,太疲累時會無暇顧及兩邊;現代人又比較不像以前的媽媽可以一次帶好多個孩子,又要下田、又要煮飯打掃等等,一邊揹著孩子、一邊工作更是家常便飯;其實,這是夫妻雙方要共同協調的,並非只是一方的責任,例如有一個人在哄寶寶時,另一個人就去做家事,兩個人再共同挪出一段時間陪伴寶寶。

◎再累,看到寶寶就開心!多利用零碎時間

趙芷麟護理師依她自己照顧寶寶的經驗說,其實媽媽即使身體疲憊,只要和寶寶在一起,什麼精神都來了,多和寶寶相處,才會知道他的成長及學習狀況,是否需要補充不足的地方。

以她自己的經驗,因為女兒由公公婆婆帶,下班後如果真的很累,她會先回家休息一下,順便打掃整理家裡,然後假日再去接女兒回來。職業婦女不像全職媽咪可以整天和寶寶黏在一起,可以視自己的狀況調整,先將家裡和自己打理好,才能好好和寶寶相處。

零碎時間也可以多利用,例如寶寶7個月左右會坐了,可以開始跟他有一些粗動作的教學,多給他視覺和影像的刺激,還有和寶寶的肢體接觸也是很重要的,慢慢地,寶寶的腦部發展會越來越好,記憶力開始增強,講過什麼話都會記得,這些都是媽咪和寶寶很好的互動模式。

3.寶寶哭不停!媽咪要抓狂?

◎經由相處,了解寶寶哭泣的種類

以前總聽別人說,若寶寶哭了,要看看他是肚子餓還是尿布濕了?因為寶寶還小不會說話,哭聲就代表他們想傳達訊息給大人,但有時候可能剛吃飽沒多久、尿布也才剛換好,寶寶還是大哭不止是為什麼?

彭依婷醫師表示,她比較常發現的原因是寶寶可能睡不好,因為寶寶跟大人不同,有時候他們明明生理時鐘到了是想睡的,但有入睡困難,睡不著就會生氣哭鬧,這時候媽媽也只能多安撫他。

趙芷麟護理師根據其多年照護兒童的經驗指出,通常遇到這個問題,她都會告訴媽媽們不用緊張,因為還沒跟新生兒培養好默契,尤其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這麼長一段時間,已經適應在肚子裡的生活,所以出生後一開始媽媽在適應寶寶、寶寶也在適應媽媽。

基本上寶寶如果精神、活力都正常、哭聲很大聲,那都不用太擔心,因為新生兒一開始最基本的就是生理需求,但如果都讓他滿足了,寶寶還一直哭鬧的話,就可以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最重要的還是要從相處照顧經驗中培養出默契,慢慢地媽媽就會抓到寶寶哭泣的種類性質,是在表達什麼,抓到訣竅以後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恐慌了。

寶寶哭了,到底該不該立刻去抱他?

此外,一直有一個疑問在拉鋸戰:「寶寶哭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立刻去抱他呢?」有一派說法是要趕快去抱他,不然寶寶長大會變得不信任人;另一派說法則是不要抱他,否則寶寶會變成凡事依賴、無法獨立。

關於這個問題,彭依婷醫師建議,媽媽們可以先觀察一下,媽媽跟寶寶相處久了,通常可以辨別不同的哭聲所代表的意思,如果不是生理需求或是需要更換尿布等,有時可以讓他先哭一下,但不要持續太久,因為寶寶哭太久反而會忘記自己為什麼哭,而陷入惡性循環,停不下來就會越哭越傷心!

可以在寶寶旁邊跟他說話、輕拍他,讓他知道媽媽就在旁邊,給他安全感;如果還是一直大哭不止,再抱起來多加安撫,等到寶寶稍加平息了再放下來,一樣要讓他感覺媽媽是在身邊的。

至於有些長輩會比較容易捨不得,在旁邊看著為什麼孫子哭了,還不快點抱起來?這時候媽媽就會感受到壓力,其實這是需要溝通的,和長輩建立共識、彼此協調,也讓他們了解寶寶哭泣的情形在慢慢長大後會越來越改善,只要是對寶寶好的事情,有良善的溝通,長輩大部分都是能接受的。

◎注意異常的哭泣,必要應就醫

然而寶寶若長時間哭泣,因為要先排除很多狀況,建議還是要帶給兒童專科醫師看診。鄭康祥醫師說明,一般新生兒莫名哭鬧不安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判斷腸絞痛有一個「三的原則」:(1)一天哭超過3小時;(2)一週超過3天以上;(3)持續超過3個禮拜以上。

假設檢查一切都正常,正常的餵食、睡眠、精神活力都很好,卻還是有這種狀況發生的話,就認為是符合腸絞痛的診斷。

而造成腸絞痛的原因是寶寶的腸胃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蠕動較不規則協調,因此寶寶會以哭鬧不休做為反應,不過這種情形多半在寶寶3個月大,神經發展越來越成熟之後就會慢慢消失;因此,遇到這種狀況,媽媽也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幫他做腹部按摩,安撫寶寶來舒緩腸絞痛的情形,如此即可降低寶寶大哭不安的頻率。

4.寶寶生病了怎麼辦?

◎要知道寶寶的狀況,才能跟醫師描述

新手媽咪一旦遇到寶寶有不對勁,就會開始慌張錯亂!彭依婷醫師建議媽媽在懷疑寶寶生病時,可以自己先做初步評估,主要是活動力和食慾的部分,觀察寶寶的食慾、活動力是否下降?尿尿情形有沒有異常?

身上有沒有紅?前囟門有沒有凹陷?有沒有發燒等等,若有異常症狀和發燒,記得要記錄下來,再去諮詢兒童專科醫師,因為媽媽對寶寶平常的狀態是最了解的,如果寶寶活動力和食慾都正常的話,就比較不需要這麼擔心。

彭依婷醫師表示雖然自己是醫生,比起一般人學過較多醫學相關知識,可能遇到寶寶有狀況的時候比較不會這麼緊張,但畢竟還是新手媽媽,例如常聽人家說「七坐、八爬、九發牙」,自己的寶寶好像比較慢爬、又不太會認人,這時候也不免會擔心一下,後來就多多讓寶寶趴著訓練,真的有進步。

她指出,寶寶的發展本來變化就比較大,只要不要落後太多到最低標準,其實不用太慌張,新手媽咪們在求助醫生前,可先採取觀察的方式,還有兒童健康手冊上其實有很多資訊都是很有幫助的,媽咪們一定要仔細閱讀。

◎把握兩個重要的觀察依據

鄭康祥醫師進一步補充說明,切記永遠有兩件事是最重要的:(1)先判斷寶寶的食慾、胃口;(2)觀察活力、精神的部分。如果寶寶食慾真的變差了、活動力真的下降了,那就應給兒科專科醫師做更詳細的檢查。

鄭康祥醫師提醒,一定要記得諮詢專業人士,譬如兒科專科醫師,當然其中還有分很多專業,像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諮詢新生兒次專科醫師;如果食慾、活動力這兩個大前提都跟平常一樣,沒有什麼大差別的話,大部分的狀況就是多安撫、注意、持續追蹤即可。

5.寶寶還小,不能帶出門吹風?

◎沒有科學根據!

彭依婷醫師指出,雖然一般長輩會認為寶寶還太小,不要帶出門吹風,但其實這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的,可以的話還是要讓他曬曬太陽比較好,只要記得做好保暖或防曬工作。

此外,現在小孩子出門要帶的東西很多,可以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開車,比較方便。然而常常在路上會看到有些家長騎機車,把小孩夾在兩個大人中間,以為這樣保護小孩就很安全,事實上,3歲以下的寶寶抓握能力不佳,應避免坐機車,更何況是還很脆弱的嬰兒,如果不能開車,建議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選擇一條好的揹巾,也是不錯的選擇。

◎避免去密閉場所!享受一家人甜蜜時光

帶寶寶外出的地點盡量不要去空間較密閉的場合,以彭依婷醫師自己的例子來說,她是在寶寶滿月的時候就有帶他一起出門走走,推寶寶出去曬曬太陽,一家人一起活動(包含新成員──寶寶),是很幸福的感覺。

慢慢的,寶寶出去會認環境,可能會有點怕生、會認人,因此還是避免去比較吵雜的地方,因為那樣的環境會讓寶寶比較容易焦躁,最好的選擇還是有點半戶外的場合,或是假日的時候一起去吃個早午餐,一家人悠閒地度過假日,這對平常工作繁忙的雙薪家庭來說也是很不錯的喔!

◎感冒是因為被病毒傳染,不是著涼!

鄭康祥醫師也表示,「寶寶還小不要帶出門吹風」是一般通俗的說法,並沒有醫學根據。就像我們常聽人家說「吹風會著涼、會生病」,不過以現在醫學來說,我們知道當然不是這樣的,感冒並非風吹引起,通常都是因為病毒感染所致,可能接觸的人比較多,被一些病毒傳染的機率也會隨之增高,所以並不是因為帶出去吹風才著涼感冒的!

又好比長輩總說:「發高燒會燒壞腦袋!」但實際上也不是如此,真的燒壞腦袋的時候,通常都是細菌、病毒很厲害的感染,才會讓人的腦部受損傷,否則一般的發燒只要41℃以下,是不太可能對身體、大腦造成損傷的。

◎6個月之後,開始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

基本上,如果要帶寶寶出門,只要不去人太多的地方,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6個月以下的寶寶,體內都還有媽媽的抗體,所以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不太容易生病的!而抗體的濃度會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漸下降,6個月之後,寶寶開始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毒,然後產生抗體,他會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統,因此,到6個月之後,寶寶因為母親抗體的濃度逐漸下降,便開始容易有點小感冒。

接下來1歲之後、特別是進入幼兒園期間,更容易感冒,2個月感冒一次其實都算很正常,因為到了幼兒園就開始大家交換病毒,這同時也是寶寶們開始在增加抵抗力的時候,每遇過一個病毒,就產生一種抗體,長大以後才會跟大人一樣比較不容易生病。所以寶寶到幼兒園之後,感冒比較頻繁是可以接受的,除非他一個月內感冒次數過多,那就還是要諮詢兒科專科醫生。

6.寶寶用品五花八門,怎麼挑選好用又實惠?

◎購物前想好三件事!

面對新生命的到來,爸媽心裡的期盼和喜悅溢於言表,媽咪們當然會想要給寶寶最好的東西,無論是生活上衣、食、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相關的用品,都成了新手爸媽智慧的一大考驗,加上現在網路大量資訊繁多,看到後來反而無所適從了!

彭依婷醫師依照她的經驗,建議大家要妥善、完備又有效率的挑選寶寶用品,一定要:(1)先詢問親朋好友;(2)多看多比較;(3)擬定購買計畫,依這三步驟,才不會造成購買時時間和金錢上的過度浪費。

◎考量需求之後再買

有些用品則可以先做好功課,等到寶寶出生後再來考慮是否要購買。例如因為考慮到餵母奶的需求,彭依婷醫師一開始也買了擠奶器,但是初期奶量沒有這麼多,還吸不太出來,也不太適合使用,後來工作後沒有繼續餵母奶,反而浪費了!現在一般醫院或月子中心都有租借服務,不妨考慮先租來使用看看,適合了再來購買也不遲。

另外像是推車、汽座,彭依婷醫師自己是選擇提籃式的,因為這樣上下車的時候就不用吵醒寶寶,在新生兒時期蠻合適方便的,不過很多歐美的設計就台灣炎熱的夏天來說太熱了,會讓寶寶流很多汗,可能要考慮材質,或挑選使用隔熱墊。

◎二手用品也不錯!

衣服方面,新生兒真的不用買太多,因為新生兒方便就好,要一直更換尿布、清理,且一開始寶寶軟軟的,繁複設計的衣服在幫他穿脫時也不方便,況且寶寶成長速度又很快,新衣服大概穿個兩三次就不能穿了!所以可以先跟親朋好友徵求,只要清洗乾淨、保存良好都還可以重複使用。

玩具類的挑選,寶寶比較喜歡顏色鮮豔的東西,彩色的比較容易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樣也可以接手他人的二手玩具,不過若寶寶會拿來咬的,就比較不適合。其他像是書類也可以接收親友的二手書,把這些錢省下來之後當寶寶的教育基金更實在。

趙芷麟護理師也表示,嬰兒時期例如嬰兒床,都是過渡時期,可以多跟親朋好友詢問,只要注意對方的生活狀況和物品的保存情形良好、乾淨清潔,若對方已經使用不到了,能由下一個人繼續利用當然是很好的。

◎若牽涉到安全問題就不能大意

不過手推車、汽車安全座椅就不建議使用二手的,因為這關係到最重要的安全問題!因為大小不同體重的寶寶適用的手推車、汽座不一樣,萬一有零件不穩固、故障或脫落,或交接時,前一任使用的爸媽無法完整將當初銷售員所提醒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完整交給下一個使用者,貿然讓小寶寶坐在其中就上路,萬一有什麼閃失,是拿小寶寶的生命安全開玩笑啊!因此手推車、汽椅這類用品,應該重新購買比較有保障!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鄭康祥醫師則提醒大家,寶寶用品選擇這麼多,其實沒有什麼最佳品牌,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品牌。當然可以先聽聽親友、同事的經驗分享,接著還是要自己試過才知道。當然大品牌還是比較有保障,也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基本上比較沒有大問題,妥善率可能比較高一點。

7.職業媽咪,餵母奶or配方奶?

◎不要強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職業婦女不像全職媽咪,可以隨時隨地陪伴在寶寶身邊,現代人又很提倡餵母奶的好處,因此很多職業媽咪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親餵?彭依婷醫師表示,對寶寶來說,喝母奶有很多好處,免疫力會比較好、較不會虛胖、較不會便祕及腸絞痛。

不過以她自己餵母奶的經驗,餵母奶這件事除了讓她感覺跟寶寶比較親密、有成就感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不舒服、疲累,親餵不比吸奶瓶容易,阻力較大,寶寶可能吸一下就睡著了,還要再補瓶餵,總是要花上一大段時間;接著可能因為脹奶,寶寶沒吸完所以還要擠奶,全部弄完一個多鐘頭又過去了!寶寶好不容易拍完嗝、換完尿布、要去睡覺了,再過一陣子就又要餵奶了!

這樣的循環會造成媽媽越來越疲憊、身體越累、奶量反而沒有辦法增加那麼快,又沒有時間和精神與寶寶相處,因此她覺得媽咪們不要過於強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護理師趙芷麟進一步指出,母奶分泌多寡跟遺傳有關,加上媽咪本身的飲食、情緒等,都會影響到母奶量,有些媽咪壓力一大或是緊張的時候,就容易縮奶,因此,餵母奶這件事情順其自然就好,媽媽不要感到太大的壓力,也無須強求!若剛好母奶一直都持續有的話,一切情況又剛好允許,當然是希望大家可以持續餵母奶;反之,若工作上不方便,給予配方奶也ok,其實配方奶本身給寶寶的營養價值也很足夠,不用太擔心。

◎媽媽先要有好的精神與體力,才能照顧好寶寶

有些職業媽咪會選擇事先擠好母奶放冰箱,或在工作空檔去擠奶,但彭依婷醫師表示,因為自己是婦產科醫師的原因,有時候可能要上刀,也或許一整天都沒什麼空檔,沒辦法有一段完整的時間來擠奶、洗奶瓶、儲存等等,擠母奶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加上脹奶其實很不舒服,也不能在開刀期間因為脹奶就下來,值班的時候晚上也不一定有空,也不能擠到一半,有產婦要生了就丟下擠奶器跑去接生!

再者,不是每個人的工作環境都設有哺乳室或合適的空間,有些人可能要去廁所、環境不是這麼好。所以彭依婷醫師建議媽咪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也盡量不要壓縮到自己的睡眠時間,萬一真的覺得很累、壓力很大,大到甚至覺得憂鬱、感到沮喪,其實選擇配方奶搭配就好了,畢竟寶寶以奶來當主食也只有4~6個月的時間,媽媽的身體、精神狀況良好,才能給寶寶最好的照顧。(若是工作環境及型態允許,有時間及哺乳室可以擠乳,能夠讓寶寶喝到媽咪的母奶當然是最好的。)

◎當個smart職業媽咪!

在配方奶的品牌挑選上,對媽媽來說又是另一個問題。鄭康祥醫師表示,大廠牌當然比較有保障,但如果給寶寶某種配方奶,喝了也沒有什麼特殊狀況、不舒服,生長發育也好,就可以一直喝下去,不需要一直更換;除非寶寶有一些特殊狀況,例如可能腸胃吸收比較不好,那麼醫師可能就會建議使用一些特殊的奶粉。

基本上,4~6個月的寶寶就要開始餵食一些副食品,這個時候母奶(或配方奶)的比重就會逐漸下降了!

祝福職業媽咪們,工作、家庭、照顧寶寶方面都能兼顧得宜,家人也一定要多給予媽咪們支持與協助喔!

鄭康祥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兼醫學遺傳學及新陳代謝學專科醫師、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研究員(醫學遺傳學/新陳代謝學)、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臨床講師、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趙芷麟
現職:台北榮總兒童加護病房護理師
學歷:天主教輔仁大學護理學系畢業

彭依婷
現職:奇美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380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