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MUST KNOW!新生兒9大皮膚問題

採訪撰文/敖庭綸;諮詢/振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 喻永生    

蒙古斑

振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喻永生指出,蒙古斑屬於胎記的一種,常見於新生兒的臀部、薦骨(位於脊椎尾骨上方)皮膚,形狀大小不一,有些會遍及大腿與整個背部,產生原因是因為色素細胞增生,藍黑色或是藍色的色素沉澱。相較之下,蒙古斑好發於亞洲人與其他深色皮膚人種,蒙古斑色素的顏色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淡,持續的時間較久,大約在3~6歲進入小學之前,身上的蒙古斑會自然變淡(消退時間因人而異);然而有些蒙古斑可能終身永不消退,但顏色會變得相當淡。此外,蒙古斑與家族史無關,即使斑塊很大,也不會有惡性變化,因此家長無須擔心,也不用對此做任何處理。

毒性紅斑疹

有些寶寶在出生後,身體上會出現一些小小的紅黃色小丘疹,在黃色小丘疹的四周會有一圈紅暈,有些地方較密集,有些地方則較少,不均勻且大小不一的散布在身軀看起來好像很紅,很像是被蚊子叮咬、中間會起小水泡,但是寶寶其實並不會有癢或痛等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把這些丘疹拿來檢驗,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嗜伊性白血球,並非每個新生兒都會長,通常在剛出生前幾天出現,滿月之後也較不會再出現,至今醫學尚未證實嬰兒長毒性紅斑的原因,少數研究認為是對表皮葡萄球菌過敏引起的。喻永生主任談到,毒性紅斑疹經常被老一輩的人稱之為「胎毒」,認為是媽媽懷孕時沒有注意飲食所造成,坊間甚至流傳許多偏方認為應該要給新生兒退胎火,這是錯誤的概念,實際上沒有任何醫學根據。


插畫/小馬
分享
新生兒青春痘

喻永生主任表示,新生兒青春痘跟母體內男性賀爾蒙有關係。孕婦透過胎盤影響寶寶,當寶寶體內帶有的高量荷爾蒙慢慢消失,新生兒青春痘也就會跟著退掉。此外,生產完坐月子期間若是媽媽吃了太多過於燥熱的食物,新生兒青春痘也就會跟著退掉。此外,生產完坐月子期間若是媽媽吃了太多過於燥熱的食物,那麼當寶寶吸吮母奶之後,也容易出現新生兒青春痘,因此月子期間的餐點應以清淡、營養為宜。寶寶痘痘在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若新生兒青春痘已出現化膿等情形,則表示發炎情況嚴重,應儘快就醫,針對新生兒青春痘的治療方法大部分會使用去角質與抗發炎藥物。有些家長擔心新生兒青春痘會讓寶寶的皮膚留下疤痕,喻永生主任表示,由於新生兒的皮膚復原能力佳,一般來說,新生兒青春痘很少會在寶寶臉上留下疤痕。

粟粒疹

粟粒疹的英文是Milia,是一種常見於鼻頭的乳白色點狀小丘疹,也會出現在臉上、下巴,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增生出口阻塞,丘疹內含表皮角質化物質,所以如果把丘疹間的白色顆粒擠出,多半就是一些角質化的物質,這種丘疹不是惡性的,多在一星期左右會自動消失,不需用任何藥物。

毛細血管型血管瘤

寶寶的皮膚表面平滑,但這一塊皮膚好像被潑了一大塊紅色葡萄酒,是毛細血管增生較多而織成片狀的現象,臉上最常見。喻永生主任表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大約在寶寶6個月或1歲後會逐漸變小或完全消失(時間因人而異),消失的最主要是因為皮下脂肪慢慢變厚會將其遮住,不需要治療。其他型的血管瘤有些出生時只是個白斑,隨著時間過去會轉成紅色,面積較大或嚴重凸起者,將來可考慮以雷射或是手術治療,如果長在面頰,往往腦部也同時會有此種血管異常的現象,應請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

痱子

喻永生主任指出,痱子,醫學名稱是汗疹(Miliaria),大部分出現於寶寶出生後的1~2週,汗腺增生出口阻塞,濕熱引起,由於新生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堵到汗腺就會出現痱子,常見於寶寶身體的多汗部位,外觀看起是紅色的基底,摸起來粗糙。預防方法是保持乾淨乾燥,平日可穿寬鬆吸汗的衣服,並勿穿著過多的衣物;有時候寶寶尿布疹發作,爸比媽咪會讓寶寶曬屁股,把寶寶翻過來呈現趴姿時,照顧到寶寶的屁股,卻沒有留意到寶寶臉頰流汗,很快就長出痱子。發作時可多清洗,保持乾燥會自然消失。

痱子種類

(1)結晶型痱子:外觀看起來是像一顆顆透明的小水泡,破掉之後有可能出現脫皮狀況,成因是在皮角質層的汗管開口發生阻塞。

(2)紅斑型痱子:最常見的痱子類型,摸起來十分粗糙,表皮層更深處,靠近真皮層的汗管被阻塞,產生會讓人發癢的紅斑疹子。

(3)化膿型痱子:喻永生指出,不同於前兩種型的痱子,化膿型痱子從外觀看起來就是一個個的膿皰,由於新生兒出生時身上是無菌狀態,剛開始接觸外在環境,環境中的細菌便容易長到寶寶的皮膚上,最常見的是表皮葡萄球菌,致病率不高;比較要值得注意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因為新生兒體內的白血球還無能力將其吞噬,就會造成較嚴重的感染,除了長在表皮層之外,還會深入毛孔,沿著毛孔進入後容易引起發炎與化膿等症狀,容易從臉上擴散到全身各處,容易長在腋下、脖子、鼠蹊等較容易濕熱的身體部位,不同於前兩種型的痱子,若發現寶寶有化膿型痱子,應儘速就醫,請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新生兒黃疸

由於肝臟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寶寶出生一周內後,會開始出現黃疸,可以說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黃疸情形太嚴重或持續的時間太長,則要考慮到寶寶的身體是否有某些不正常的情形存在,應適當的面對與處理。

喻永生主任進一步說明,評估黃疸的標準,臉部黃則膽紅素約5 mg/dl,軀幹黃則膽紅素約15 mg/dl,手心、腳心黃則膽紅素可能到20 mg/dl。新生兒的黃疸大多由臉部先開始,當黃疸值越來越高,泛黃則慢慢從臉再進展到身體與四肢手腳。基本上,單純因母奶餵食不良所引起的黃疸,不會對嬰兒造成傷害;但黃疸出現時,不易判斷其原因,且病態性膽紅素過高可能會造成神經毒性(核黃疸),故應帶嬰兒至醫院檢查,請醫師決定是否需要照光治療。照光治療需注意很多事情,黃疸發生時,切勿自行在家裡自行做照光治療。

生理性黃疸

大部份造成黃疸的原因多為良性、暫時性的,主要原是是新生兒體內產生的膽紅素量過多,加上肝臟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充份分解與排出這些膽紅素,加上有些經由膽道已經排到腸內的膽紅素,被腸道吸收回到血液當中,使得新生兒特別容易出現黃疸現象。

病理性黃疸

黃疸出現太早、上升速度較快、黃疸值過高或間接膽紅素過高,均屬病理性黃疸,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尿道感染、敗血症、先天性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在母體內受到先天性感染(例如梅毒)、巨細胞病毒引起肝功能不良,以及先天溶血性疾病先天代謝異常等。

尿布疹

單純的尿布疹是一種接觸性皮膚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新生兒皮膚細嫩,尿布的摩擦、尿液與糞便內細菌的等刺激,單純的尿布疹,大多可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喻永生主任表示,保持寶寶屁股的乾淨與乾燥是預防尿布疹最重要的兩大原則;此外,單純的尿布疹與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疹不同,受到白色念珠菌(黴菌)感染引起的尿布疹,且從外觀上看來是一顆顆的,紅疹的外緣常有衛星狀的小丘疹,而且有較明顯的脫皮現象,治療方面會用抗黴菌藥膏,預防此類尿布疹除了保持寶寶屁股的乾淨與乾燥之外,照顧者也應保持雙手清潔,以免幫寶寶更換尿布時造成感染。

如何預防尿布疹?

1乾淨及乾燥是預防及治療尿布疹之最高原則,要勤於更換寶寶尿布。

2發作時在患部塗抹氧化鋅或凡士林,可以隔離患部與尿液及糞便再接觸,是第一線處理的方法。

3寶寶大便後可用溫水將皮膚洗淨,洗淨後使用棉布拍乾後再包上乾淨尿布,應儘量避免用濕紙巾來回不斷用力擦拭,增加寶寶皮膚摩擦負擔。

4勿使用痱子粉,一方面痱子粉會刺激患部,另一方面擔心寶寶將其吸入。

喻永生

現職:振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德州大學人類遺傳學哲學博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部部主任、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院長等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8463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育兒生活一年12期 (此方案5/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3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