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抓住硬體產業重生的最後一塊拼圖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從開展到落幕,外界質疑聲浪四起,讓人不禁反思台灣的硬體競爭力是否不復以往,提前步入「失落的時代」。但在此同時,物聯網的議題發燒,卻又帶來台廠的希望。

台灣的硬體生態,在物聯網時代下的機會與挑戰在哪裡?硬體新創、代工廠、零組件業者面對全新的物聯網生態圈概念,又要如何一一突圍、各個擊破?「看不清楚的東西往往會比較失落,但有人看到的是機會。」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認為,台灣的硬體優勢,放眼全球仍然耀眼,只是在硬體優勢之外,仍然必須釐清物聯網時代的硬體特性,並加入服務思維概念,才能不被失落感蒙蔽,看得更清楚,也看見更多機會。

Q:現在做硬體必須要有生態圈的概念,智慧型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到了物聯網時代,是否需要改變?

A:物聯網現在推的方式跟Android時代很不一樣,因為Android時代是大家都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有合作夥伴了,像HTC,我們一起協同開發很久,先有一個Nexus專案出來,先定義好硬體,再一步一步這樣走。可是在物聯網的定義下,事實上是先把生態圈(Ecosystem)拉出來。如果拉回到CES的時候,你可以注意到Google在講Android Auto時,它只定義簡單的API(應用程式介面),剩下的東西就是大家一起來,幾乎100家汽車廠、所有晶片商一起。物聯網時代很複雜,需要靠大家一起集體來努力,不是單靠一個作業系統本身。

在這種情形下,我覺得台灣廠商要思考的是,那個產業你熟不熟?你要先從哪裡開始切進來?技術能力本身沒有太大問題,最重要的是你要搭配的服務要往哪裡走?物聯網硬體很明顯可能是服務驅動式,但那個服務到底是什麼?

Q:很多人談到物聯網軟體的重要性,但硬體最終是否還會回到量產製造,台灣的硬體優勢難道無從發揮嗎?

A:我們這樣看,台灣的優勢其實是比大多數國家大,可以「以逸待勞」,如果你真的那麼懶,不想賺很多的話,以逸待勞也是可以生存。但這就很可惜,明明有更大的市場卻不去做。硬體的利潤只會越來越低,這是大家都同意的,因為消費者對於一個硬體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個概念現在基本上大家已經不太接受。比如說智慧型手機就很明顯,低價手機是靠Bundle Fee在賺錢,它不是靠那個硬體裝置賺錢。

一樣的道理,物聯網的硬體裝置都會很便宜,因為它要你Subscription的費用,比如說Dropcam(編按:Nest併購的居家監控技術及服務供應商),它不只是硬體,它就是一個Camera Service。

Q:那麼硬體服務的概念或核心精神究竟是什麼?

A:很有趣的一點是,做硬體的人確實很難思考什麼叫服務,做服務的人也不知道硬體在搞什麼(笑)。台灣廠商要怎麼去思考服務跟硬體的差異?我想Dropcam是個很明顯的例子,台灣非常會做網路攝影機,但我們就掛人家的牌子,人家去賣。可是Dropcam再加一條網路線就變成Subscription,而且剛開始的時候這條網路線就存在Google的平台上,它連自己的雲都沒有,可是這樣就成功了!這就是一個服務的概念在裡面,它讓大家敢把影像資料儲存到一個你看不到的地方,這就是一個平台效應。

Q:硬體業者若要轉型成服務業者,你認為關鍵的策略思維是什麼?

A:我覺得是投資。我一直在重新思考台灣的電子業要怎麼樣去利用這個機會,答案是鼓勵新創或投資新創。台灣企業真正的問題是,沒有在資源很豐富的時候,好好擴大去做投資。最近矽谷創投在分析台灣幾家很成功的電子業,他們手上擁有的現金超過外界想像,可是他們都沒有把握在手上的現金拿去投資新創、鼓勵新創。

很多人對投資新創這件事很保守,因為看不懂。我覺得這個東西不太合理,因為投資新創這樣的行為本來就沒有人看得懂。你要投資一筆錢,你就是要願意承擔風險,因為你要新的機會、你要未來,你就是要冒那個風險。

從這個概念下,我覺得硬體產業與其內部自己去革命,不如投資,全世界擴大去投,投對了當然就整合起來。大家沒有想到的是,一成不變的結果,你的競爭者就是針對你來嘛!因為你給競爭者太長的時間,而你自己一成不變,那這些競爭者就可以做出比你成本更低、更快,所以只有不斷地投資的企業,人家才會猜不出你要做什麼。

Q:台灣硬體新創近年來逐漸崛起,也開始有硬體服務思維的概念,你怎麼看?

A:我們先用台灣來看,再來看全球的角度。台灣新創團隊這兩、三年的風氣有逐漸起來,這是好現象,但是在利用台灣既有硬體優勢的部分,還有點欠缺。目前看到很多團隊不一定曾經有過硬體製造經驗,所以他即使想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下一階段台灣的新創團隊要的是,有硬體經驗的這些人,怎麼去做你看得到的這些服務層面,這樣他的優勢才會發生啊!已經有那個味道了,但還不夠多。

根本的問題可能還是在機會成本。已經在硬體大廠做得很好的人,他為什麼要出來冒險?更年輕一代他看到了創意,可是他沒有硬體製造的經驗。假設你今天要做一個測血糖的東西,可是你沒做過硬體,那你跟來台灣找硬體廠商的矽谷團隊其實是一樣的,你沒有發揮身處在台灣的優勢。

台灣的硬體優勢如果沒有發揮,跟人家比起來,最大的弱勢統統出現了。為什麼?因為沒有發揮台灣硬體製造的優勢,結果你又在一個市場本身比較小的地方去推動你的服務,那你就沒有任何優勢。如果倒過來,在台灣發揮硬體製造的價值,雖然你是在台灣推向全世界的服務,可是假設你的成本比較低,或者推出來的速度比較快,或者硬體比人家可靠,你就有這些優勢去跟人家競爭,慢慢地擴大你的版圖。

Q:物聯網是個少量多樣的發展趨勢,但是台灣的代工思維過去是以數量來評估訂單的潛力,未來要如何因應?

A:現在我們講的代工業種類其實很多,台灣硬體業代工很多元,電子五哥當然就接大單,但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業者朝向少量多樣。像鴻海,它量夠大,什麼都去涉略,可能會押對寶,但也有可能很多東西是繳學費。有些業者可能已經想好,未來可能沒辦法接到很大的單,所以開始朝少量多樣去走。在這些少量多樣裡頭,能不能找到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我想最重要還是關鍵性零組件,你手上有掌握到那些關鍵性零組件,才有可能在代工領域占有領先優勢,否則其實長期來看的話,可能要走向垂直而不是水平代工。

鴻海是走水平式的代工,什麼都包,可是有些代工業者是走向垂直,這樣會有機會,但要押對寶。垂直代工不是所有的裝置都可以代工,而是鎖定在某個領域的裝置。比如說我就走向醫療電子或是消費性電子,或是做穿戴式,勢必要做一些領域上的切割,否則最後賠掉的是代工廠在過程中換來換去的這些費用。現在多數的國際大廠不知道未來發展會是怎麼樣,所以有很多實驗性的計畫在進行。那些東西其實我們代工廠也是要付成本,跟他們一起在繳學費,你什麼都做的結果當然是風險大,所以需要做一些垂直上的決定。

台灣總是把自己想得太軟又太硬,其實沒有。台灣業者被PC綁得太久了,那腦袋都改不過來,其實我們既不軟也不硬,就是要創新!

簡立峰

現職∣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經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台灣大學資管系合聘專任教授、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顧問,2006年加入Google擔任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包括資訊檢索、中文資訊處理、自然語言處理、口語語言處理以及網路資訊探勘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2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數位時代6期 (此方案1/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10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