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臺灣,該清醒了

文/李翊菱    

八月上海是酷熱的,我受邀演講。頂著超過四十度炙熱陽光,我穿梭在講場與下榻處之間。來學習的會眾並不因為暑熱而缺席。令人感動的是,有人從千里迢迢的福建福州與河南鄭州,分別坐了十幾小時的夜車趕到上海聽我演講。

俗話說:「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凡奮鬥的,必經歷成長。」他們何以好學如此?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孩子的爺爺奶奶都受到文革的迫害,失去了學習孔孟禮教的生活內涵的機會。導致這些老人說話用喊的,吃飯時「巴搭、巴搭」地響著。乃至於讓歐美人士說,吃飽大聲打嗝是中國吃的文化之一。文革一代的中國人有錢之後,吃住不講究,但購起物來從不手軟,尤其是奢侈品。我一位經商的外國朋友曾說:「面對中國人,我的心情好糾結啊,一方面想賺錢,另一方面又厭惡他們的行為舉止。」所以西方人給了一個簡稱,管他們叫「會走路的錢包」。

這也令我想起,曾帶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大使到故宮參觀,躲不掉來自對岸的中國人。記得當時強烈渴望這些同胞們,還我們一個寧靜的空間吧。

在座無虛席的演講會場裏,我主動了解他們來此學習的動機。驚訝於這些年齡才三、四十的教養者,原來希望能從來自臺灣的親職教育研究者,學習孔孟及老莊思想教育。告訴他們藉由古經典智慧,應該如何教導,孩子才能有正常的身心發展。我感觸深刻地想著,臺灣滿街都是如托爾斯泰說的:「人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卻沒有人想改變自己本身。」到上海聽我演講的群眾,正好相反。每個人都謙虛地提問教養的問題。

在我短暫客居上海期間,看見年輕父母指揮著孩子參與家務大小事、注意提醒在外的行為表現、所有生活禮節……等。幾乎是時光迴轉到我小時候的情境一般,彷彿看到自己的母親,如何教導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這裏的人同樣忙著生計,但孩子的生活教育從不放縱。例如,孩子見到長輩,主動倒杯熱水雙手遞給我。每天第一次會面,一定向長輩請安。最重要的,他們不打孩子。長期居臺灣,總以為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最優質有人性的社會。卻不料,同樣過著充滿挑戰的生活,大部分臺灣人,對孩子的愛與耐心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責備,是暴力。在上海,我看見六十、七十年代的臺灣,每個父母是那麼負責任的,也不斷學習成長去教養他們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成長密碼,其實很簡單」是我在上海的講題。我慣用莊子的感知教育「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智徹為德」的觀點,所謂五覺整合的必要條件,來分析如何協助孩子打造身心健康的生活教育。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眼睛通達就會明白,耳朵通達就會聰敏,鼻子通達就能嗅覺靈敏,嘴巴通達就能品嘗,心思通達就有智巧,智巧通達就能自得。全是讓孩子的眼耳鼻口心透過生活的訓練,將經驗記憶相互融合。孩子們就能隨心隨意的運用生活資訊,寫出有文采的文章、說出正確的言語、豐富的應變能力。在在都是透過生活訓練,身體神經系統聯結的結果。

演講的最後再以《論語》〈子路篇〉的一句話,鼓勵會眾教孩子的應有心態。孔子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教孩子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同一個好的君主,要引導老百姓走向人生正途,也需要至少三十年的時間。每個父母都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的君主,必須一步一腳印的牽引直到他們成家立業。我又繼續說:「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王者就是理想的君主,如果只想以打或罵來教育孩子,不但家長無法稱霸,孩子恐怕也會遠離我們。

「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凡奮鬥的,必經歷成長。」我們不要暴力、不要抱怨,為了孩子要勇敢面對生活的逆境。臺灣,該清醒了。讓社會找回更多學習的風氣吧。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2004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講義雜誌一年12期(月底出刊) (此方案09/26止)以收到款項為 0 16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