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究竟為什麼,一家輪胎公司的旅遊指南,在出版110年後的今天,會讓全世界的饕客和旅行家趨之若騖?又為什麼一顆星星足以決定一家餐廳的成敗、影響一個廚師的生死?
不管有沒有使用過米其林指南,吃過米其林星級餐廳,領受過米其林的魅力,你都應該要搞懂米其林是怎麼回事。這次《Cheers》雜誌將為讀者揭開米其林的神祕面紗,更邀請美食教義派的米其林專家們,分享他們心目中的米其林魅力!
2月17日,《米其林台灣綠色指南》在美國公布,米其林派了10位專家在台灣尋訪半年。其中,列為「必吃」(Must-try specialties)的台灣小吃,包括牛肉麵、滷肉飯、芒果牛奶冰、牛舌餅、蚵仔煎、木瓜牛奶、大腸包小腸、臭豆腐、豆漿、珍珠奶茶。對於這份名單,台灣人應該可以先有「雖不全中,但也不遠矣」的欣慰。
這本英文版連目錄共386頁,分3大部份:計劃篇、介紹篇、探索篇。「探索篇」中,列出台北地區、北台灣、中台灣、南台灣、東岸及島嶼、台灣海峽等6大區塊的旅遊景點,一樣採用米其林著名的星級評鑑,提供國際旅客旅遊建議。
對米其林開始把台灣納入評鑑範疇,很多人是又好奇又疑惑:好奇的是這家法國公司怎麼看台灣;疑惑的是,米其林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對法國人來說,米其林是一本地圖製作技術很強、評鑑很有公信力,旅行時不可或缺的指南!」身為台灣女婿,長年定居台灣的學學文創紅酒講師艾得華說。他是出生於波爾多的法國人,他回憶,小時候只要學校一放長假,外公就會把他帶在身邊,靠一紅一綠的兩本米其林指南,在法國鄉間開車旅行,尋找米其林推薦的景點和餐廳。
從精確地圖資訊,蛻變為觀光聖經
正如大家所知,米其林是一家創立於1889年的法國輪胎公司,為了推廣輪胎銷售,米其林輪胎公司發展出鼓勵旅遊的行銷策略。它們製作一本小冊子,提供開車者所需的「路途資訊」:火車站、加油站、修車站、郵局、電報站、電話站、藥房等。這種便利服務,大受當時少數能以車帶步的有錢人歡迎。
而後除了必備的實用資訊外,米其林逐漸發展成以服務客戶為概念,介紹景點、美食、住宿等觀光資訊的「旅遊指南」。1900年,米其林輪胎公司印製了內容400多頁的紅皮小冊子,首次的發行量就有35,000本,只送不賣。
「米其林指南最原始的概念是地圖,等於是現在的GPS,」艾得華說,米其林的地圖非常精確,1939年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德軍正是靠《米其林指南》了解法國地形和道路來攻打法國。1944年,聯軍從諾曼第登陸反攻回法國,也多虧1939年版的數百張地圖,才得以在路標被毀壞的情況下,找到正確道路。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雜誌》126期;訂閱天下雜誌群知識庫;訂閱Cheers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