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鏡》雜誌(MONOCLE)3月號封面故事指出,世界現在已分成兩半:有一半還在堅持朝九晚五,工作與休閒平衡的生活狀態;有一半卻愈來愈朝向24小時全天候營業,又以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為代表。後者會因此在經濟、財富等各方面超越前者嗎?什麼才是人類理想的運作方式?
從工作時間的長短跟分配,就可以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像西班牙人下午習慣睡上1~2個鐘頭後,再回到工作崗位;看似悠閒的作息,卻讓西班牙人必須工作到晚上9點。而午睡的傳統源自於戰亂頻仍的1930年代,一個人必須兼職2~3份工作,才足以養家活口。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日本。日本人講究團體、階級概念,盡忠職守、認真負責,這樣的民族性同樣反映在工作態度上。加班,原是為了善盡職責、完成工作,演變至今卻發展為「誰也不敢比主管早下班」的加班競賽。辦公室裡的政治角力、對公司的高度服從與忠誠,加上同事間的競爭,三方壓力夾擊下,讓加班的意義愈來愈複雜。
只是,瘋狂加班的結果,並不見得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賠上生活品質,導致日本生育率驟降,「過勞死」案例頻傳。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雜誌》127期;訂閱天下雜誌群知識庫;訂閱Cheers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