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偏鄉街頭混混,卻翻身最受國際歡迎的中國導演?
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正是集眾多鎂光燈於一身的亮點人物:包括06年以《三峽好人》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07年以《無用》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紀錄片,以及在電影發源地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世界報》,獲得07年度最佳影片,他的作品至今摘下超過50項全球藝壇獎項。最新獎項是去年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與加拿大蒙特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
賈樟柯的創作能量一夕爆發,和他成長時代背景有關。
1970年,出生山西汾陽的他,對文化大革命與1978年改革開放前後的威權和貧窮,都有最初的記憶。「我的成長伴隨一個災難的結束,跟一個改革的開始,」賈樟柯說,隨他一年年長大,他像是個時代見證人,見證變化中的中國。
他青少年時混過幫派,1980年代接觸港台流行樂與西方哲學思潮,思想漸獲啟蒙。賈樟柯解釋,過去受教育,每個人是國家機器的螺絲釘,須服從集體、不能談個人。
1989年發生天安門學運,這場暴力的學運對一些人是傷痛,對更多人則是淡忘,卻讓賈樟柯變得非常不暴力,成了他遠離懵懂少年的人生轉捩點。他發現,在街頭打架對抗不了國家機器的巨大暴力,只有透過創作說心裡話宣洩。
「普通中國人那種心聲是講不出來的,我覺得我自己應該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把我看到的事實、看到的生活講出來。」賈樟柯說。
沒想到,1993年,考進北京電影學院的他,原先對現實種種有要說的欲望,卻被電影圈同化。當時他一提筆,彷彿只有超乎常態的生活才能寫進劇本,卻忘了親身經歷的現實才是創作最重要的養分。
直到看到侯孝賢、楊德昌等台灣新電影導演作品,給他極大啟示。侯孝賢訪談中多次提到作家沈從文,賈樟柯就把自己關在自習室,每天幾支菸、幾杯茶看沈從文作品,終於領悟個體經驗的可貴,彌合了文革後文化的斷裂,「侯孝賢讓我了解到,對導演來說,看世界的態度就是看電影的方法。」
1995年,從他學生時期拍想返鄉過年的北京農民工短片《小山回家》,及1997年拍他山西老家縣城扒手的《小武》開始,賈樟柯就把鏡頭對準中國底層小人物。不論是劇情或紀錄片,他都讓國際看到中國社會變遷下,當代庶民面貌。這樣的題材除頻頻獲獎,更有國際影評盛讚他的電影是「一部將要消失的世界拍攝的中國傳奇編年史。」
儘管影片在國際獲獎,成了外國認識中國的窗口,他卻因《小武》沒拍出縣城文化之美,反而把老家拍得男盜女娼被指責是罪人,中國因此禁止他在國內拍片,直到04年,中國電影逐漸步入產業化才解禁。
拍片遭禁時,他仍以拍廣告為名續拍片。敢對抗體制,來自呈現真實中國的行動力,「真實中國人的生活與處境在銀幕上得不到體現,拍真實中國出來,會覺得有一種反叛性。」
從幫派踏進電影世界,從山西偏鄉走上世界舞台,賈樟柯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再把真實中國的社會底層,拍成具有時代意義的平民史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