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賺大錢,就過得快樂嗎?現在,越來越多人不同意這樣的標準,因此,純粹計算所得的國民生產毛額(GDP),不再是判斷生活水準的唯一指標,提出強調「幸福」或「永續發展」的綜合指數,成為新風氣。
例如,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從去年底就要求英國統計局,研議衡量生活福祉的指標。今年初,德國也為類似目標成立專門委員會。
10月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更發表了名為“How's Life?”(生活質量)的跨國比較報告,作為近年來推動發展美好生活的努力成果之一。
「工作」對生活好壞影響最大
這份報告調查了OECD的40多個會員或夥伴國,調查了包含收入、就業、工作與生活平衡、住房、健康、教育、環保、居家安全、社會連結、政治等11個項目,每個項目由各種相關統計或調查數字組成,希望從這些線索裡,描繪出影響人們快樂或苦悶的圖像。
在這11項中,與「工作」相關就佔了3項。OECD認為,「擁有一份工作」往往是「過得好」的前提。
一方面,工作掙得的收入,仍然是提供各種資源的重要來源;另方面,儘管各種項目之間會互相影響,例如社會連結的程度可能影響身心健康、政治可能影響教育,不過,工作對其他項目的影響力特別大,工作能塑造個人的自我認同,也提供社交、和社會接觸的機會,形塑身心健康。
OECD另外在網站上設立了「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的互動工具,讓網路使用者根據自己重視的面向,對11項指標作不同的加權,並且分享他們最重視什麼。網友回報的資料裡,年長者較重視「環境」與「健康」相關的面向;年輕族群則認為「就業」、「工作與生活平衡」等較重要。
● 通勤時間
花費的通勤時間越短,通常工作與生活越能平衡。通勤時間最長的,是南非和韓國人,平均每天都超過50分鐘;愛爾蘭、丹麥、和瑞典人最短,約在25分鐘左右。
● 生活滿意程度
這是所有項目中,最針對主觀感受的調查類別。OECD認為,衡量整體福祉,必須有主客觀兩種類型的指標配合。人民對生活最滿意的國家,前3名依序是丹麥、加拿大、挪威;末3名則是中國、匈牙利、葡萄牙。
● 社會互動與接觸
較多社會互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紐西蘭和葡萄牙人民社會接觸程度最高,有超過75%民眾每個星期至少和親友聯絡一次。法國、波蘭、匈牙利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