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的台北市中正路上,藏著一方靜謐的空間,喚作「幸福街」。看到這街名路牌,總能吸引路人目光。整個街區由五條巷子組成,面積不大,快步十分鐘就能逛完,看起來就像許多台北老社區裡的小巷道,卻因為一堵牆,開始有了新的故事。
阿立和老婆Rosi在大約六年前「移民」到幸福街,住進了其中的一條無尾巷裡。這條小巷弄寬僅兩米,只住了六戶人家,巷道裡原本沒有風景,打開大門每天迎接他們的,就是對面、以及右手邊高樓的後牆。這條巷子非但景觀不佳,更令人難受的是,每當盛夏溽暑時分,大片牆上密密麻麻近百台冷氣同時運轉,高樓人家吹的是涼爽的微風,阿立家的小巷弄則像是座熱氣蒐集場。
阿立可以像多數人一樣,被動的待在家裡,努力調低冷氣溫度。然而,他卻選擇走出戶外,和鄰居一起為巷道做綠美化。早在阿立住家還在裝修時,他就已經認識了巷道中的鄰居,在聊天中得知隔壁鄰居也很想綠化街道,只差沒人出來做統合工作。但也有些人得將巷道留作停車空間,拒絕了阿立的想法。於是,阿立就聯合了隔壁兩戶贊成的鄰居,三家人於是各出了三萬元,一起在街道的牆上釘木條、掛花草、種盆栽。
一分小力量所促成的改變,有時也許出乎意料。阿立和Rosi經常在社區裡種花、撿垃圾,久而久之,他們發現同社區的鄰居也開始撿垃圾,花草盆景也跟著變多了。
現在,這段小花圃走廊,就像是座小公園,創造了讓鄰居駐足的好理由,幾戶人家經常在此泡茶聊天。很多人不喜歡住無尾巷,阿立覺得住無尾巷反而好,街道的盡頭,正好能留住人情。當初的三萬塊,讓他們每天打開門都像是在巴里島度假一樣,那時的阿立,白天在家根本就不鎖門。
在社區裡,阿立還有個「小客廳」,就在幸福街的另一條巷子裡,那裡是藝術家沈辯及Liliane夫妻倆的家。
沈辯夫婦大約在三年半前搬到幸福街,頭一個跟他們打招呼的鄰居,就是阿立。從此,喜歡園藝、藝術,超愛談天說地的兩家人,就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沈辯看見阿立家門沒關,就會進去打聲招呼。
那天下午,我們在沈先生家喝普洱、聊生活,客廳的鐵門沒關,從屋外直通通的就能看見屋內。一旁的西藏烤爐上,還烘著剛摘下來的小白菊,弄得滿室馨香,滿室的蒐藏,讓人忘了時間的存在。突然間,兩位在外張望的陌生路人劃破停滯的時光,Liliane開玩笑說:「我們這邊不賣咖啡、只賣麻油雞喔!」隨之,兩人就被邀請進到客廳裡坐下喝茶。這裡確實不賣咖啡,只送人情。
一處開放的花圃、一個開放的客廳,代表著主人開放的心胸,先把心打開了,人情自然就會進來。
夜幕漸漸低垂,我直覺的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怕轉身走出這花草巷弄之後,就再也找不著回來的路了。Liliane大概是讀出我的擔心,於是送了我一盆小菊花,我捧著它,把幸福街的溫暖,帶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