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謝孟霖改造的老屋,才真的感受到一個人可以為自己夢想房屋「挖空心思」到什麼程度。
他的家是一排緊靠山壁的連棟透天的其中一間。透天共有四層樓,一到三層樓是鋼筋混凝土、緊貼著山壁,四樓是早期的力霸鋼柱結構,搭配波浪鐵皮屋頂。因為高差的關係,如果從大馬路看去,會以為四樓就是一樓,不過若繞到後方小巷看,就可以看出一到三樓的部分。老屋前身是餐廳兼住家,四樓是餐廳、三樓是廚房、一二樓是住家,四樓餐廳的部分,因為是鐵皮屋頂、加上前後開窗有限,尤其當夏季太陽照射的時候,屋頂溫度甚至會飆高達五十五度。為維持客人用餐的舒適度,空調必須努力運轉,想辦法讓溫度降到二十四、二十五度,不但對空調主機運轉而言是一大負荷、也讓餐廳主人每月光在空調電費上就有十分驚人的支出,也許是造成餐廳收支不平衡,需要轉手出售的原因之一。
接手房子之後,謝孟霖並不急著改造,他認為,房子要翻修、改造之前,一定要了解這間房子的屋況、以及周邊地理環境帶給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不要因為改造而帶來大量的垃圾,一切改造與設計,皆以最少拆除量為原則。所以,他給自己一年的時間,觀察。
謝孟霖發現,這房子一到三樓緊靠山壁的好處,就是厚實的山土是上天賜與的龐大蓄熱體,可以幫忙微調、緩衝房子的增溫與降溫,當天氣很熱時,一到三樓因山土會緩緩的傳遞涼意至房子內,當天氣冷時,山土又會漸漸傳遞較高的溫度進到室內,因此即使是在寒流來襲,房子也可以比外面高個兩、三度。因此,較不會發生氣溫驟降驟升的狀況。
然而,缺點是濕氣的滲入,山壁的濕氣會滲透到屋內,如何把濕氣帶走、如何除濕?將會是謝孟霖必須思考的重點之一。
觀察了一年,自行製作可拆式模型,反覆思考。最後,他決定原本的鐵皮屋頂不拆掉,而是在原本鐵皮屋頂的上方四十~五十公分的高度,再另外搭一層鐵皮屋頂,目的是隔出一層空氣層。「空氣,傳導係數低,是免費的隔熱建材,」謝孟霖說,「提供超過六十公分的厚度,可以減少太陽傳導到室內的熱能。」同樣的方式也運用在牆面,原本的牆面不動,分別在內外加厚各十五~二○公分,用以阻擋西晒時的陽光,當空氣在牆面變熱往上浮,就可以從上端的百葉窗流出,因此,空氣層內的空氣是流動的、隨時都可以遞補冷空氣進來。
完工後的謝宅,當天寒流來,外面十六度、室內十八度,應是山壁的溫度微調作用所帶來的溫暖。而一個原本問題重重的靠山老房子,雖然建材並不高級,但藍白主色調的感覺,竟然也帶著一種現代Loft宅的風貌。他帶著我們參觀,愛撒嬌的大黃狗在旁邊繞來繞去,跟著探頭探腦勘查謝孟霖的成果,彷彿也對這個新家非常滿意。
問問謝兄最近有什麼計畫,除了社大教學、演講之外,他承接了老朋友家族的老屋改造計畫,閒置二十多年的老房子,最近又要重新改造,以便容納整個家族成員回來一同居住。未來的改造,應該也會是許多巧思的作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