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家的客廳,就是半個文壇!」這是「純文學出版社」創辦人、作家林海音紀錄片《兩地》中,眾人對她的禮讚。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每家主婦都得下廚。但林海音很特別,朋友從國外回來,她要接風;朋友出版新書,她要慶賀;藝文界有了新人,她要推介……。餐聚前發請帖,客人登門奉上留言簿書寫感言,餐聚後三天內寄出合照;席間聊新知、傳趣聞、鬥酒吟詩,「文人一夕談」,不知為台灣文壇激盪出多少好文章。
家宴的滋味,是一種愛戀的滋味,懷故鄉、愛家人、戀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請客理由。
曾寫過《國宴與家宴》的美食家王宣一,從小在客人川流的氛圍中長大,自己也養成請客的習慣,她和先生詹宏志的家宴,是媒體藝文圈人期待的盛事之一。
王宣一說,小時候懵懵懂懂,不瞭解母親為什麼家道中落仍然熱中請客?長大後回想,原來母親是藉著不斷「複製家鄉的味道」來慰藉鄉愁,也藉著奮力維持舊有的生活方式來保有尊嚴。它的意義,遠大於吃。
「母親出身江浙世家、歷代為官,自己也是大學畢業,」王宣一說,母親熱情海派,尋常日子客人上門只是「多擺一副碗筷」的小事,即使是重要宴客日子,母親也是優雅從容,穿著旗袍入廚。
「母親很樂觀,即使菜市場『從第一攤欠到最後一攤』,餐桌上仍不見半點寒酸。」王宣一說,母親對家境拮据的孩子尤其關照,常叫哥哥姊姊吆喝同學來家裡吃飯,直到哥姊出國念書了,這些同學還會登門問候。
承襲母親的好手藝,王宣一請客純為興趣,唯一不變的是「海派」作風:她習慣大鍋大杓,「不管中國菜或是歐洲的鄉村菜,都要分量大才有滋味。」
她舉例,法國「馬賽魚湯」就是當地漁民將賣剩的一堆雜魚煮透,再加入蔬菜做成的。這道料理成了世界名菜後,雜魚不再露出,客人看到的,只是蔬菜和貝類等海鮮。
王宣一做菜也是這樣,每逢宴客日,她總要分別熬煮魚高湯、雞高湯、豬骨高湯(裡面還有火腿、醃肉等提味食材)……,只為了搭配不同菜餚,「做菜要捨得」,她說。
王宣一強調,江浙菜「赤油濃露」,醬油下得重,乍看下顏色深重,不如西式菜餚那樣色彩繽紛,清爽宜人。但各種醬味(包括豆瓣醬、蠔油、醋、冰糖等等)深入食材肌理,這才是中國菜的精華所在。
不過,王宣一謹記母親的教誨,江浙菜著重含蓄婉轉,滋味層次多而複雜。
即使看似單純的「紅燒」,她也很少一次燜煮了事,而是三番兩次的煮沸、下料、收乾、起鍋,下料的時間點是關鍵,每次的火候大小、長短也不同,有時還要放到冰箱裡「封存」,讓各種化學變化在不同的時空過程裡發生。
「做菜的唯一『秘方』,就是花時間,花心力。」王宣一說,這不僅是飲食哲學、交友哲學,也是她的處世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