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台灣高等教育實驗。
這一套學習體系,臉書的創辦人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體驗過,一世紀多前,物競天擇論的奠基者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劍橋體驗過。它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現在,台灣幾所大學正引進實驗中。
六月二日東海大學演奏廳,50位博雅書院第一屆書院生舉行「畢業典禮」。它不是正規科系,沒有學分、學位、獎學金,高達50%的淘汰率,比取得一般科系學位還難,卻深受學子歡迎。
該書院學生來自東海大學各科系,參加書院就像是雙主修,但這個主修不會給學位,它給的是自我探索的環境與支持。
四年的學習,要讓自己能回答三個關鍵問題:「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現在發生了什麼?」「我該怎麼做?」
因此,學生在前兩年要上完東西方文明、世界議題與社會正義等必修課,另外,平均一學期要參與15到20場各領域講座,為回答這三個關鍵問題打下知識基礎。
然而,光是知識不能帶給學生屬於自己的答案,所以,書院生在升上大三之際,要做完兩百個小時的校外公共服務,甚至自己組織一場團隊或海外體驗學習,並培養「禮樂射御書數」之中的一項愛好,完成上述要求可以結業,但要取得畢業資格,須提出「自主學習計畫」,進一步自我突破與探索,結果須接受委員會審查,表現傑出者才是榮譽畢業生,領到一枚戒指。
雖然免學費,但在提出海外體驗或自主學習計畫時,得就自己想學的,找人找錢找資源,上山下海完成它。
1997年哈佛大學出版的通識教育白皮書上,載明博雅教育與傳統以學系為主的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博雅教育來自西方自由主義的傳統,由於他們(學生)必然會在未來的一生中面對無數的『改變』,所以,教育目的不是為了職業做準備,所有的學習都幫助他們,『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白皮書接著說,「所以我們希望打破他們已知的假設,讓他們困惑,讓他們設法揭露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
相信教育最終極的目的,是必須能批判、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博雅主張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於現在台灣。
在台灣進行博雅教育實驗,門檻不低,每個書院生所需經費比一般生多新台幣兩到三萬元,每十個書院生配有一名導師,每個知識領域的學程都要找到專門學者專家投入。
這麼高的教育投資,如何衡量績效?
「我本來沒有什麼自信,」22歲的朱宸儀是博雅書院首屆榮譽畢業生。就讀法律系的她,父兄都是傑出法律人,家人都希望她走法律路,她卻覺得困惑不已,四年內,她和夥伴攀上喜馬拉雅山做公共服務,帶著學弟妹完成一項項計畫。她不再那麼困惑,「我至少知道,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以後的選擇都會是在這個原則下做。」
自我探索,在克服困難中建立自信,或許這些孩子必須用一輩子來證明博雅教育的影響,但這場教育實驗卻埋下了台灣高等教育改革的種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