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年紀與職業,這個狀況幾乎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這樣WORK才WORK!》一書,引述了某大型銀行高階主管的一段自白:「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電腦螢幕就瞪著我看,裡頭累積了一整晚的郵件。電話開始響起,同事開始在我的辦公室裡進進出出,帶來各式各樣的問題和要求。我沒有很專心聽他們說話,因為我還得注意看兩個螢幕從各地傳來的市場訊息⋯⋯最有趣也最悲哀的是,工作了12個小時,每天晚上七、八點走出辦公室後,基本上想不起來自己一整天到底做了什麼。」
明知該做什麼,卻一直分心做其他事(尤其是瑣事,會在這時候變得格外有魅力,像是整理桌面、逛網拍、看新聞、玩小遊戲);明明一整天都很忙,進度卻總是遲緩甚至延宕。這兩種情況,都會給人一種深沉的無力感:一事無成。不只是報告交不出來、計畫延遲這種「有形的一事無成」,還有另一種危害更劇的「無形的一事無成」──看似完成了什麼,卻絲毫感受不到意義與成就感,看不見工作的價值何在。
關於「有形的一事無成」,你得訓練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再以為電腦開很多視窗、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是多工、有效率的表現。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能完成眾多艱難任務的強人,都是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到頭來他們花的時間比我們都少。」
至於「無形的一事無成」,你可以這樣測試自己:從現在起90分鐘內,我只做一件事,那件事是什麼?這攸關你對事務輕重緩急的判斷力。通常,你會做眼下最急迫的事;但所有專家都建議,你得先做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道理很簡單,你很想天天準時下班、每次考績都拿第一(或者,你很想追求自我實現),而時間有限,你會先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