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颱風重創台灣東部,沿海滿滿是被海浪拋上岸的岩石、消波塊,就連有長堤保護、蘭嶼唯一的加油站,也接近半毀。
海的另一岸、台東最大沙灘上,六層樓高的美麗灣飯店,也沒有倖免。
有如本刊第1259期封面故事《台灣海岸浩劫》所關心的,站在海岸第一排的美麗灣度假村,被浪打上了立足地,向前延伸的泳池完工後,站在沙灘上的建築主體也開始改變腳下的沙灘。
面對這棟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報告,建照、執照合法性遭質疑的美麗灣飯店,但從年初的判決至今,開發案並沒有慢下腳步,反而選了另個方向,全力衝刺。這會帶來什麼樣的面貌?
美麗灣開發業者再次遞送環評報告後,跌破眾人眼鏡的,六月二日星期六,台東縣府竟為了它,加班審理召開環評會議,反對與支持陣營數度爭執,光是民眾意見就呈上超過兩百件。主席要求業者補件,會議以延期作結。
九月初,美麗灣再次送件,據業者表示,下一次環評預計在十月、十一月舉行,九月中將展開媒體溝通、舉行餐敘。歷經近八年、創下史上首例公民訴訟勝訴案例、兩次被宣告環評無效的美麗灣開發案,準備再次突圍。
為了美麗灣案,由台東縣府秘書長陳金虎帶隊,府內組起專案小組,嘗試朝過關努力。本來負責在前線回應的台東副縣長張基義,傳出急著回到學界,不願再為此案背書。據其身邊友人表示,對於前人留下的問題,張基義雖無法贊同,但背負著在地財團的壓力,縣府卻只能繼續向前。
陳金虎接受本刊專訪時曾表示,台東縣府的開發資源有限,要拚經濟,觀光是唯一希望。
但首屆環評委員夏黎明回憶,當時審理過程中,不論是環境影響或程序瑕疵,大多委員就認定這是不可能、也不應該過關的開發案,台東縣府卻選擇繼續孤注一擲,認為環評委員任期屆滿後,就有過關的可能。
八年過去了,部分美麗灣的原始股東已經退出,而杉原沙灘,一度為國際帆船賽的指定場地,卻從台東縣最好的籌碼成了爭議焦點。
「如果真的要發展觀光,不是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夏黎明指出,新興的熱氣球活動,證明了台東還有更多發展觀光的可能,但,台東縣一邊喊著沒有資源,一邊卻又選擇了繼續為美麗灣開發案耗上巨大社會成本,讓人不得不懷疑,繼續讓這個爭議擴散, 台東縣府得到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