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場合中,通常會出現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性格外向者」,可以很快融入環境,並且愉悅地談話說笑,在人群中自在穿梭交談。
另一種則是「性格內向者」,總是沉默寡言,安靜地在一旁傾聽,有時會面無表情地發起呆,或精神緊繃,感覺緊張,偶而去廁所,好一陣子才又出現,常在聚會後比一般人更顯疲態。這種人的外顯行為,總是很容易引來關切──是不是覺得聚會內容很無聊、是不是有心事、是不是想離開了、是不是被迫參加聚會等等。
然而,他們之所以會讓旁人產生過多的擔心,主要來自於他們性格偏向內向的心理狀態,並不是對聚會內容的好惡。
更甚者,許多性格內向者還會用性格外向者的標準,來確立自己的社交規則。例如,我必須參加受到邀請的所有活動、我必須在那裡待完全部的時間、我必須和很多人說話、我必須讓自己看起來玩得很開心、我必須適應、不能夠表現得很緊張……,因此,他們常會因為不想出席某些社交場合而感到內疚或困窘。
《內向心理學》作者瑪蒂‧蘭妮(Marti Olsen Laney)說,性格內向者有時候很喜歡參加鬧哄哄、一群一群人站著談論的社交活動,也覺得精力充沛;只是下次他們可能又覺得那樣的活動太耗費精力。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原因在於性格內向者在參加活動後,往往需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來恢復體力,不像性格外向者體力恢復快,每場聚會都展現出有用不完的精力。
基於上述種種心理狀態,為了不讓性格內向者經常為了「是否出席」社交活動而在內心拉扯,蘭妮建議應學習得體的說「不」,又不致於傷了邀約者的好意,她舉出4種說法:
1.「我非常高興你能想到要邀請我。遺憾的是,我去不了。」(你不一定要給出一個原因。)
2.「我真的希望能參加你們的聚會,但是那天已經有安排了。非常感謝你的邀請。」
3.「親愛的,我那天不能來參加,但是我非常願意參加下一次。」
4.「非常感謝你的邀請。我只能待一會兒,因為我還得去另外一個地方,但是我不想錯過這次與你見面的機會。需要我帶什麼東西過去嗎?」
此外,許多性格內向者傾向一絲不苟地展現自己的誠實,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如果你在拒絕邀請時說:「我沒有精力參加。」邀請你的人肯定會多心,因此,必要的時候,說個小小的謊是可以的。
蘭妮提醒,千萬不要為了減少內疚感,而在拒絕邀請時,回應得非常草率、不客氣或不在意,甚至試圖用不予答覆而避免說「不」,這樣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