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林務局員工,來到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的「林道客棧」時,對主人夫婦說,這應該是全台灣林務局步道、林道系統中,唯一就在路口的建築物了。
通常,往山上走的步道入口會在山間,周遭不容易有民宅。不過「知本林道」簡直就是緊貼著「林道客棧」這間民宅的圍牆開始。住在這裡,一睜眼、走出門,就能進入深山之中,可以說是自然版的「及時行樂」。
客棧現任經營者,先生巫戎剛來自台北,太太黎芝潔來自屏東、住過蘭嶼七年。熱愛自然的兩人承租這間四十年歷史、造型典雅的傳統閩式「一條龍」老屋,溫暖布置為民宿,同時熱情介紹台東,認真與客人交朋友。
現在林務局路牌上公告的林道長度,僅剩25公里。其中水泥、土徑路段,大約只有七、八公里左右,接下來則是碎石小路,所以只有步道前段開放、好走。幸運的是,這片林區因為曾管制而未開發,成為了臨近台東市區邊緣的後花園。
知本林道看似簡單一條產業道路,乍見景觀也不怎麼特別,但其實它是面積高達四萬七千公頃之「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大門之一。由此去,你也進入了大量動植物定居的寶山,無論如何,要棄車走路才得見寶物。
當你從「林道客棧」轉角上山、約2.5公里左右開始,見到長度近一公里的駁坎石牆時,不妨先停歇一下,仔細瞧瞧。這段歷史悠久的老派擋土牆,因為林道並非熱門遊憩區,幸運留了下來。現在咱們叫這類石牆做法為生態工法,其實從前不管是漢人或原住民,都能就地取材完成這類不傷害環境的傳統綠工程。呂縉宇甚至認為,知本林道最珍貴的資源就是這一道駁坎,它「最實際,最藝術,最自然,最無可取代。」
呂縉宇認真又搞笑的說明它的寶貴:「石牆大量的縫隙會呼吸,土地不會壞死;石牆大量的孔道如同暢通的微血管可以輸送養分;石牆的孔隙更像功能正常的尿道,可以將下多的雨水如同喝水過多的尿順利排出體外不至於爆掉膀胱;石牆堆疊有工藝才不至於垮掉,可以變成觀光美學;石牆的材料大多使用當地石頭,最自然,而石牆密密麻麻的孔隙是無數生命的家……。」
在台東,「呂縉宇」這三個字不一定很多人認識。但是一喊出他的綽號「山豬」,喜歡自然生態、民宿旅行的行內人大多聽過,他正是台東最著名的生態解說員之一,也是台東利嘉林道「有人在家」民宿的主人。老家在台東東河泰源幽谷的山豬,從小在山海間生活,各類動植物都是他的老朋友。現在的他除了和太太開民宿、當嚮導,長期以來還是許多研究台東自然生態的教授之得力助手。而這九年多山豬專心研究的越冬型蝴蝶,牠們在台灣冬季重要的暫棲地之一,即是知本林道及其更往深山之處。
他說,這類蝴蝶通常屬於斑蝶家族,而台灣東南與南部東北季風吹不進的山谷,就是越冬型蝴蝶避寒的地方。山豬曾在自己的部落格寫道,「小小島嶼有幸擁有全球第二大規模『越冬型蝴蝶』群聚越冬現象。」而知本林道,正是其中勝地之一。
這條景色乍看單一的林道,猶如蘊藏珍稀的綠色寶藏盒,許多生命細節藏在路上。下回,當你在山下的知本溫泉區泡完溫泉後,不妨到林道口住一晚,找個解說員,帶你細細品味林道動植物界的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