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院引起朝野激烈爭辯之際,台灣正悄悄掀起一場西進中國,搶攻中國服務貿易市場的大浪潮,醫療、銀行、證券保險到興建港口,連養老院都在準備西進中國。
這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三年,重頭戲登場,兩岸從貨品早收清單進入服務業貿易市場開放,中國推出了大讓利,一口氣給台灣特許、獨占、獨資的讓利,例如給特許獨占的網路電子商務;給台灣獨資,如醫院、養老機構、港口碼頭,還給一些超越香港的待遇,例如文創業。
不過,表面看起來,ECFA進入第二階段,中國從貨品早收清單之後,這一次似乎給予了台灣特殊待遇,但仔細搞懂兩岸服貿協議,卻是暗藏著不可不知的玄機。
第一個玄機是,協議給你市場與特權,也同時告訴你,中國是緊緊抓住了審批權,市場是開放了,但能不能吃到、以及誰才能吃到市場,還是中國政府說了算。
例如,同意讓台灣可以在中國設置獨資醫院,但要經過從中國衛生主管部門到省級衛生主管部門的審批,這個審批權有多難?舉個有名的例子,在福建就曾有台商申請專做試管嬰兒的醫院,這是台灣醫療界的強項。從二○○八年就取得中國中央政府許可,卻在省市政府這個審批關卡卡住,一直到前年總算取得了試營運的許可,卻發現准許的是門診許可,不能進行任何試管嬰兒的手術,忙了五年幾乎還在原地打轉。
第二個玄機是,在中國內需服務市場,你要懂得搶先布局提早蹲馬步,想一步就登天非常困難。
在台灣,你有資金、技術與人才就可以經營綜合旅行社。中國是一切按部就班,先講有國內旅遊的經營實績再給你升級,蹲馬步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年才有機會往上跳一層。不蹲馬步、不跟著中國的政策走是拿不到特許行業的。
第三個玄機,那就是福建的海西經濟特區投資,這一個能最快取得中國服務貿易市場的快速通道。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據點呈現,就是開放對象不是所有台灣業者,而是以到福建為主的地區投資的台灣業者為主。
例如,這一次最有未來想像空間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國只開放給在福建投資的台灣業者;台灣的銀行設立分行,也是限於福建一省,又例如,想在中國獨資投資興建港口、經營汽車貨運業,還是只限福建一省。於是,昔日是台灣移民最主要故鄉的福建省,這一次成了兩岸服貿最大受惠者,待遇超過中國任何一個省分,也讓台灣從昔日的唐山過台灣,現在變成了「回老鄉唐山」,才有機會賺大錢 。
這樣一比才知道中國雖讓利,卻是有特定策略與方向。對比台灣拿到的,跟香港一比,除了電子商務跟文創外,開放項目比不上香港,例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戴輝煌說,允許台灣可以獨資興建港口,是落後香港十年以上,中國好的港口與商機早被香港給先卡位了。比未來策略,又發現台灣沒要對,童振源統計中國十二五規畫的重點服務業共有十六項,台灣有九項沒要到。中國對具有未來性、前瞻性的重點行業,還是以扶植中國本土業者為主,把台灣隔在門外。
ECFA是兩岸的一場經濟競賽,今年還有貨品清單繼續開放的談判,台灣工具機、面板以及石化行業等台灣優勢行業,再不爭取在清單之中,優勢就快沒了,等到中國產能與技術超越台灣,再開放也沒有任何意義。
可怕的是,這只是競賽的上半場,前五年中國可以表面上一邊讓利給台灣,一邊讓台灣更多人才、資金與企業到中國投資與就業,讓台灣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等到後五年下半場進行,農產品、服務市場全面開放與弱勢產業就要陸續登場談判,到那時還是沒目標沒策略會是面子與裡子都要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