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我在台北主持一場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論壇,來自東京、北京和台灣的代表,各自從全球宏觀和在地實踐經驗,提出許多有趣的發現。 全世界目前有72億人口,過半居住在城市裡,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預計會提高到7成。城市的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直接關係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以及城市爭取人才的競爭力。地方政府和公部門必須提早規畫,並進行職能的重新調整。
對日本來說,目前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反應在智慧城市的規畫上,必須提供方便而具成本競爭力的老人居家安養及照護系統;美國則是需要更新全國範圍的電力網(還記得2003年的北美地區大停電?供電系統老舊是主因);對中國大陸和巴西這樣的新興經濟體而言,大量人口陸續湧進北京、上海、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中心城市,使得城市超載,必須在交通、住房、飲用水、教育和醫療資源方面快速跟上。
問題林林總總,要解決則需有政策和投資,以及民間創業家的參與,提供可商業化、可持續的服務。這意味著公部門的公務員得改變心智模式,更像私部門的民間企業工作者一樣,從市場和效率角度出發。
他們也開始這麼做。當天出席的台灣新北市和新竹市政府的兩位演講嘉賓,都來自民間,被延攬進公部門,帶來新的思維和行動。
新北市有許多行政區,民眾去申請戶籍證明時,是可以就近在任一行政區辦理,還是要到設籍那一區辦理?各區解釋不同,經常造成民眾徒勞往返。
規定的統一解釋和執行,必須先到位,這和科技無關,但在電腦連網後技術上可行的事,在公務員的態度上也要調整。
之前還有職員下班後就將主機關機,以避免下班時間出問題得趕回解決的情況,違背了網路24小時開放,提供民眾查詢的意義。在向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前,必須先改善內部,以新技術解決舊問題,是新北市的經驗。 新
竹是個小城市,設籍人口只有42萬人,外來人口卻有70萬人(含科學園區、工研院和周邊區域)。外來人口雖不在當地繳稅,卻在當地投資和消費。除了為當地民眾提供便利,新竹也考慮到外來人口,畢竟在移動頻繁的時代,新竹市民也有機會到外地城市,也需要當地的服務。單一城市做好服務,再和其他城市聯手,就像手機網絡漫遊一樣,確保你的市民不管到哪裡都得到一定水準的便利。
如果不這麼做,在一個買機票到下一個城市,比到戶政機關辦戶口更容易的時代,市民用腳投票,搬到其他願意提供更便利機能的城市居住,非常容易,以後可能就像選手機門號和網路服務商。
王志仁
《數位時代》總主筆。1994年進新聞業,從事財經、科技領域報導,曾與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等多位具全球影響力人物對話;多次受邀擔任思科、惠普和interbrand等外商企業論壇及年會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