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收納不只是種技巧,唯有從參透「斷捨離」的哲學出發,才能真正省視物欲,同時整理人生。
在澳洲念研究所,主修財經企管,也曾在義美食品、Levi's等知名企業工作過的陳映如,10多年前投身成為部落客。因為對收納和家事管理寫出心得和品牌,儼然成了這個領域的專家。正因為當過上班族,她對家事之於上班族的痛苦,感同身受。開班授課時,她總不忘強調:「我不是要教你做家事,而是要讓你可以少做家事,把時間花費在其他更有價值的活動上。」
談到家務整理,陳映如認為,收納技巧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待物件的心態及消費習慣。只有這兩者做更大幅度的翻轉,生活才有品質可言。
現代人共有的整理困擾,說穿了,就是東西太多。所以陳映如總會開宗明義地說,收納前,先要學會「丟東西」。「不必花時間整理一輩子都不會用到的東西」,是陳映如最主要的整理哲學。
改變心態:活在當下,不看過去或未來
丟東西也要「快狠準」,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我是從有時效性、快過期的東西練習起,」她指出,像是有保存期限的食品、藥品、化妝品,只要發現過期,就丟吧,完全不必多想。
另外一種時效,指的是「使用上的時效」,亦即「是否還會再用」。例如手機、相機等日新月異的3C用品,既然明知不會再回頭拿起舊機型使用,陳映如就會勇於割捨。
第二個要建立的習慣是,看東西的「價值」,而非「價格」。陳映如發現,許多人不肯丟東西,因為「那是當初花了好多錢買的!」卻沒有察覺,它對目前的生活已失去價值,可能永遠也用不上。
以陳映如來說,物品超過5年未使用,她就會淘汰。畢竟,「活在當下」才是重點,許多人對於物品的情感不是停留在過去,就是設定在未來,徒然增添累贅。除了過期、當下用不上的東西可先丟,重覆的用品也可以整頓清理。像陳映如購置了新型的果汁機之後,功能已被取代的榨汁機就可處理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