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服貿在2013年6月21日,由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簽定之後,曾在台灣掀起一股「服貿熱」,反對及擁護者皆有。然而,沒多久,這個議題就迅速冷卻,再沒有引起多少關注。
為什麼在長達9個多月的時間中,多數人民仍然搞不清楚服貿的內容為何?對工作者造成什麼影響?還有,到底為什麼要關心服貿?眾人的漠視與輕忽,以致於最後演變成一位立委隨隨便便就可以在30秒內打包送交院會存查、又宣告無效的荒謬大戲。
大學生佔據國會殿堂,固然支持讚許者有之,憂心疑慮者有之,但至少它引爆一個最重要的效應:這個社會不能再逃避它該做的功課,對這個?事體大的協議內容,每個人都應該搞清楚。
影響407萬工作者權益
本質上,服貿是兩岸針對服務貿易進行協商並形成的共識,而「市場開放」則是此份協議的主軸。在協議內容中,中國開放包括金融、運輸、觀光旅遊等在內的80項服務業;台灣則開放金融、醫療、電信等64項服務業。
對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近7成、就業人口比重也高達6成的台灣來說,服貿不僅是一項自由貿易協定而已,更關係數百萬工作者的未來權益。根據經濟部的統計,服貿協議牽涉到的就業人口,高達407萬人。
對這407萬工作者來說,服貿生效後的衝擊為何?最需要解答的疑慮有兩個:
Q:未來會有大量大陸勞工來台,我的工作即將不保?
這是最容易引起恐慌的一種說法,但事實上,這種情形幾乎不太可能發生。
在服貿協議底下,台灣是「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台灣以獨資、合資、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立商業據點」,並沒有開放非管理階層的一般大陸勞工來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