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4人的小公司,創業不到6年,全球市占率就達17.2%,站穩全球第一大不斷電系統(UPS)代工廠。
賣產品,信任至上
要讓客戶閉眼也敢買
這家公司就是旭隼科技,3月31日上市掛牌至今,股價一舉超越台達電,成為電源類股新股王。專攻中小型UPS產品的旭隼,如何將產品賣到全球160國,成為台灣業務範圍最廣的UPS廠商?
「這一行賣的不是產品,是信任,只要客戶相信你,他閉著眼睛也會買你的產品。」旭隼董事長謝卓明說。
謝卓明回憶,2008年10月、金融海嘯最慘烈之際,公司才成立五個月,馬上面臨營運危機,每月虧損逾1500萬元,手邊資金燒到險些見底。但旭隼能夠挺過金融海嘯衝擊,不到半年就單月損益兩平,最後還全年獲利,靠的正是謝卓明入行25年累積來的口碑。
謝卓明曾於1988年第一次創業,當時做的就是UPS研發、製造,之後又在有30年歷史、上市UPS廠飛瑞擔任代工部門經理。直到2007年,飛瑞被當時全球第二大UPS業者伊頓(Eaton)收購,由原先代工轉做品牌,他才因為理念不同,找來六名同樣有超過20年經驗的同事,自行出走、二次創業。
當飛瑞因伊頓跨足品牌時,不少國際大廠轉而找上他,讓旭隼擺脫虧損,站穩第一步。目前,全球五大UPS品牌廠中,有三間便是其客戶。
不過,掌握人脈還不夠,如何開拓新市場,才是真正考驗。
攻新興市場,唯有勤跑
下鄉蹲點,改善印度式短路
一直以來,UPS主戰場在北美、歐洲、日本,加上產業技術創新性偏低,前五大業者全球市占率逾五成,新業者難有成長空間。旭隼反其道而行,嗅到即將崛起的新興市場,搶攻中國、印度等地。
謝卓明平均三天出國一次,每個月跑一次深圳、一年飛印度五次,走到第一線了解戰情。不管自家的產品是裝在哪個國家的大企業、學校,還是鄉下網咖,他都跟工程師一起蹲在機房,監測每分鐘電壓變化。「產品賣到印度去很容易短路,不是設計不好,是機房有很多蒼蠅跟蚊子,如果被電到掉下來,剛好躺在正負極中間,就造成短路。」
因此,每一台銷往印度的UPS,都得重開產線,在不同規格的PC板上,加一道特殊製程,強化防塵功能,「你如果不到現場,只待在實驗室、按照設計圖開發產品,會懂這些問題嗎?」謝卓明強調。
帶著25年經驗親赴前線,讓旭隼在短短五年半間,業務遍及160國、客戶超過300家,印度前十大本土UPS品牌也幾乎都被它搶下。
比拚陸廠,砍價不手軟
庫存功力硬讓價格低3%
做代工,最怕的就是中國的低價競爭,謝卓明在創業一開始,就把這個擅長紅海策略的對手,考慮進去了。
當中國競爭者大打低價戰,旭隼還能以平均再低2%至3%的價格搶市,近兩年營業利益保持在14%,比同業不到10%甚至虧損來得優異。
旭隼採用即時生產系統,方便隨時掌握出貨進度,要求每項送到倉庫的大型料件,做到當天零庫存,即使是單價低於人民幣100元的塑膠材料,謝卓明也不放過。因此,旭隼的庫存週轉天數只有約20天,是對手的五分之一,大幅提高營運效率。
「這一行只有肯做小事的人才會成功,和IT產業習慣做大事的邏輯不一樣,每天改善1%,一年365天,你就能改善3.6倍。」謝卓明笑說。
如今,旭隼雖在中小型市場稱霸,但能否搶攻正夯的雲端商機,向歐美大廠爭取更多高毛利訂單,是下一關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