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一定會倒,因為當時根本沒有人做這個行業。回溯到2007年,所謂動態圖像設計(Motion Graphics)、頻道包裝,在台灣都是個陌生的名詞,也根本看不到市場。羅申駿儘管不想放棄,但還是做好了頭破血流、最後鍛羽而歸的心理準備。
不過,7年後,他成功推翻了自己當初的預言。JL Design不但成長為營收破千萬、規模達15人的視覺設計公司,客戶更遍及全亞洲,包括HBO Asia、迪士尼、半島電視台、Cinemax、中央電視台、騰訊、賓士汽車等響亮的名字,都找他做品牌定位與視覺設計。今年由羅申駿負責視覺統籌的第2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更是創下華語音樂頒獎典禮新的里程碑,讓台灣觀眾大為驚豔:「原來靠我們自己的人才,一樣能製作出奧斯卡等級的視覺效果。」
因為堅持走這條路,羅申駿不但開創出他的事業,甚至為台灣的設計界闢出了一個新的領域。
眼界一開,決心跑在現況前頭引領
六年級後段班的羅申駿,是復興美工電腦動畫組第一屆的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在TVBS電視台,從實習生慢慢做到助理導播,再到編導組做電視形象規劃,後來成為動畫設計師。
2001年東風衛視創台,羅申駿因為具有編導經驗與動畫背景,被找來擔任頻道視覺指導。當時他才23歲,隔年就以東風衛視形象廣告案,獲得有「電視頻道包裝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PromaxBDA Awards 2002亞洲區最佳頻道識別設計銀獎,並讓他有機會受邀至新加坡,為HBO Asia做頻道品牌視覺設計。
在新加坡工作的4年,讓羅申駿視野大開,也拉高他的思考格局。既然見識過國外水準,羅申駿回台灣後,一開始就決定不走回頭路,決心跑在現況前面。就算身邊大部份親友都反對,就算怎麼看都很難做,他也不願意妥協,要當個引領和改變的角色。
對於動態圖像設計,「與其說沒有市場,應該說因為客戶不了解,所以不願投資更多設計預算,」回憶起成立公司初期,羅申駿指出,一支廣告6千塊、一個片頭2萬塊這種當時的普遍「行情」,根本沒辦法支付羅申駿投入的成本。更不要說長期存在的殺價、比價、壓低成本這種負面循環的設計界生態。
對外耐心教育客戶,對內堅持專業分工
既然要做第一人,羅申駿的策略是:一面在國內從小案子做起,慢慢教育客戶和市場;一面靠著先接國外的案子帶來收入,支持公司營運。「就是因為沒有市場,所以我逆過來操作。我寧願不用大家習慣的模式去經營公司,」他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