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經濟學,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市場有隻看不見的手」。這個比喻,出自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1776年的著作《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主張每個人儘管都會依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做買賣,但是市場的運作方式會使得商品最終以公允的價格出售。
就像是麵包師傅當然希望麵包愈貴愈好,可是如果賣得太貴,客人就會去別家麵包店買;即使起初是鎮上唯一一家麵包店,其他人眼看師傅賺大錢,就會開始加入做麵包的行列。
因此,在自由、不受限制的市場中,競爭會讓每家麵包店用誠實的價格賣麵包:高到足以支付成本,又低到可以留住顧客,就好像市場上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作。難怪斯密最有名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的晚餐,不是來自於肉販、酒商和麵包師傅的善心,而是來自於他們的自利。」
一般認為,斯密與《國富論》讓經濟學成為一門學科,也奠定了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不過,鮮少為人提及的是,遠在出版《國富論》之前,他曾在1759年著書探討「人為什麼會做出合乎道德且不自利的行為」。這本就算是熟知經濟學的人也不見得讀過的書,便是《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人並非完全自私,也會做出不自利的道德行為
在該書中,斯密開宗明義,「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自私,他的天性中都有一些原則,讓他有感於其他人的命運,並認為他人的快樂與自己相關,就算他自己無法從中得利。」
聽起來和《國富論》假設的自利人性互相違背?這就是經濟學家羅素‧羅伯茲(Russ Roberts)寫下《亞當斯密如何能改變你的人生》(暫譯,英文書名為《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的動機。如同他在自己主持的博客(podcast)「EconTalk」中所說,在偶然接觸到《道德情感論》並大受啟發之後,他決定讓《道德情感論》重新為大眾所知,同時「洗刷」斯密的名聲:他不是認為人只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他也解釋了人為何有道德的行為。
幾萬人命換你一根健康小指,你願意交換嗎?
讓我們來思索這個情境:
你埋首於忙碌的工作中,一邊想著周末原本答應要帶小孩去動物園。照工作進度看來,你八成又要食言了。此時,同事告訴你,歐洲發生了波及數萬人的大地震。你心想這真不幸,等下再上網找新聞,看看情況如何。
過了幾分鐘,你太太打電話來告訴你,改天再去動物園,周末她要帶小孩回娘家,你正好可以完成手邊的提案。講完電話,你已經忘了歐洲大地震的事。就算回家後,你還會跟老婆談論這件事,但是這絕不會影響到你當晚的睡眠。
然而,假使你今天聽到的消息,不是遠自歐洲的大地震,而是你的醫生告訴你,X光片顯示,他必須切除你的小指,你晚上還睡得著嗎?
失去小指頭對你造成的痛苦,比歐洲釀成嚴重傷亡的天災嚴重,亦即人關心自己的利益,遠勝於他人的福祉,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命題。 不過,再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你可以保住自己的小指,條件是犧牲掉幾萬名和你無關的歐洲人的性命,你會換嗎?
假設人是完全自私的,你應該會毫不猶豫地用幾萬條人命,換回自己的小指,但是我們都不會做此選擇,也沒有任何一個理智的人會做此選擇,為什麼呢?
成為可愛的人,是通往快樂之途
斯密認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公正無私的旁觀者(impartial spectator),就像我們的鄰居或朋友,看著我們的所作所為。當我們偏袒自己,做出影響他人的舉動時,這位旁觀者便會從旁提醒我們,什麼才是正當的行為,「公正的旁觀者讓我們了解到我們自身的渺小,而且唯有透過他的眼光,我們才得以矯正天性中的自利。」
這位旁觀者不是利他主義者,也並非良心或大愛,而是人對於正直、榮譽感的嚮往。羅伯茲引用了《道德情感論》當中的一句話,「人天性所渴求的,不只是被愛,還要可愛。」(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在此,「可愛」(lovely)指的不是異性之間的吸引力,而是「值得被愛」。當我們所屬的群體認同我們的行為,我們自覺討人喜愛,就會因此感到快樂。這位旁觀者的存在,即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行為才合宜、才值得被愛。
在言行之前,先想像那位大公無私的旁觀者會如何評價你,你就能成為更好的主管、伴侶、父母親和朋友。當你的內心與外在行為,都經得起旁觀者的眼光時,你就能更認識你自己,也能更快樂。
羅伯茲表示,經濟學家的工作不只是預測世界經濟,「經濟學可以幫助你從生命中『得到最多』,不過這表示你得做出很多對的選擇。而要做出對的選擇,你必須先了解自己和周遭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道德情感論》或許比起《國富論》更重要。」
《亞當斯密如何改變你的人生》(暫譯,英文書名為《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