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上過跟腦力激盪或創意思考有關的課程,應該有過類似經驗:老師(或顧問)給你一疊五顏六色的便利貼,要你針對特定主題寫下你天馬行空的想法。通常,一段緊湊的時間過後,白報紙或牆面上很快就貼滿了各式各樣的idea。
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其實便利貼上寫的東西,都是從你自己的腦袋裡跑出來的,為什麼你會需要別人規定你『限時動腦』,才把那些內容拋出來?」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在外人的引導下,自顧自地說著你的故事或經驗,當對方猛地一問,「為什麼你會那樣想、這樣做?」「為什麼你沒有這樣想、那樣做?」你很可能會楞在當場,想說,「對啊,為什麼?」
1950年代,兩個美國心理學家喬瑟夫·魯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頓·英南姆(Harrington Ingham)提出了一個廣泛用於自我了解和人際溝通的工具,結合兩人的名字,稱為「Johari window」(喬哈里窗)。英國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進一步延伸這個概念,將「我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劃分成4個窗格:「別人和我都知道的自己」「別人和我都不知道的自己」「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自己」「我不知道、但別人看到的我」。
最後一個窗格,就是我們的「盲點區」,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藉助外力,帶領我們進入這個看不見的區塊。
在訪談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徐瑞廷時,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講的某些工具,其實只要對於商管知識略知一二的人,應該都已經知道了,為什麼還是有顧問介入協助的空間?」
「有時候,領導人坐在他的位置上,就是會有些看不到的盲點。」就像沒有人是完美的一樣,企業也不可能樣樣精通,BCG提供的策略工具或解決方案,就像是把企業送去接受X光掃描,「通常一掃下來,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效果也就會從這些地方跑出來。」
或許你還想問,那我就多多蒐集各式各樣管理工具,隨時為公司做體檢就好,但是這或許又牽涉到好用的工具哪裡找、找到了會不會用的問題。就好像走進健身房,你知道每一台機器都能幫你鍛鍊減重,但是你多半不知道怎麼搭配運用,成效最高。
這一期封面故事,我們介紹的是在全球顧問業以「策略」見長的波士頓顧問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思考工具,目的不在於提倡大家都該「找顧問」,而是靜下來想想,管理顧問究竟是受過了哪些訓練、已經歸納和累積出多少實用的管理工具,能夠看見你看不到的問題、發掘你百思不得其解的盲點。
希望你在看完之後,能夠不斷地練習這些技巧,直到養成BCG顧問們共有的習慣:看穿事情的表象,提出「別人都不知道」的洞察(insight),最後導引出有用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