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8月24日盤中大跌超過500點,跌幅創台股史上之最,只有一檔亮燈漲停,就是被日月光點名公開收購的矽品。
這個好消息讓半導體類股成了當日台股唯一亮點,但對台灣外資圈半導體界,最資深天王級分析師陸行之來說,這次卻沒機會發表看法。因為現在的他,已離開英商巴克萊證券。台股被全球資金邊緣化下,就連外資圈金童也失業了!
2015年,台股雖在外資法人的買盤下推上萬點,但外資推起來的萬點效應所形塑的榮景,現在看來只是假象。
果不其然,台股指數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由萬點重挫2千6百點,頓時由全球最穩健的多頭市場,變成全球最悲觀的空頭市場之一,對照駐台外資券商所面臨的寒冬,頗有「一葉知秋」之感。
陸行之與巴克萊證券老闆陳衛斌的離職,只是駐台外資圈「由榮轉枯」的縮影。2008年金融海嘯後,外資圈已折損多位「大腕級」分析師。
向來被視為高薪代表的「外資金童」們,到底怎麼了?
其一,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檢討投資銀行與證券部門獲利共享機制,致使研究部門高薪情況不再;其二,這幾年美國政府緊抓分析師與客戶交易間的敏感紅線,致使分析師誤踩地雷。但真正壓垮駐台外資券商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台股成交量長期處低迷狀態,以及金管會無厘頭管控研究報告。
外資圈兵荒馬亂
人事縮編,菜鳥分析師當家
如同國內券商靠成交量帶來手續費收入生存,面對台股上市櫃市場單日成交量由高峰的2千億元掉到1千億元的外資券商,同樣也難逃縮編命運。
手續費來源通常由「成交量」與「手續費率」所組成。
一位金控高層感嘆,現在外資圈看台股分析師都是「便宜菜鳥」。「外資券商在台灣發展已算成熟,所以分析師領的都是區域型薪資,但看A股分析師薪資水準一開始不能與當地券商差太多,因此沒有台灣這麼貴。除非在台灣加看A股股票,否則薪水越高者,未來離職的風險就越大,這就是現階段駐台外資券商的悲哀,」程正樺如此解釋。
金管會幫倒忙?
管制外資報告,業界不滿
真正造成香港總部決定將資源由台灣撤離原因,是金管會無厘頭管控外資報告。
台灣散戶愛看外資報告,卻又喜歡罵外資報告,在全球股市已蔚為奇觀,金管會去年因為散戶打電話抗議,竟然下令外資券商須援用研究報告內「著作權保護」聲明,在媒體刊登報告內容後,須上證交所股市觀測站,並透過電子郵件告知媒體不得引用,搞得駐台外資券商兵荒馬亂、罵聲連連,直指簡直是貽笑國際。
更大的後遺症是,過去「有所本」、有掛外資券商名字的外資看法,在新制下,媒體只能用「美系或歐系」表示,外資新聞並未因此減少卻多了模糊空間,讓過去喜歡借外資之名、三不五時擾亂市場的假消息更蠢蠢欲動,日前透過Line衝擊大立光與台積電股價的小道消息,未來恐更層出不窮。
外資券商的榮枯,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興衰,畢竟強勢市場才能養得起貴的分析師,也有助於拉抬國內金融機構薪資水準,但以目前駐台外資券商已出現「逃命波」來看,台股若跌入「失落十年」黑洞,也就不足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