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這個主張,頗為接近錢德勒(Alfred Chandler)「看得見的手」(the visible hand)、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創新、新組合」(innovation)的論點,不過他又加入了「競爭趨於全球化」的新現實,認為經營者對於發揮策略的創造性(先見力與構想力),才能創造市場,否定了其他管理大師的見解:策略必須基於縝密的計畫,或是以過去曾經出現的經營環境與產業結構做為遵循脈絡。
國管理學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指出,大前研一的著作超過百本,但是為數不多的英文著作,卻對西方世界影響甚深。他認為從《策略家的智慧》中,看得出大前研一腦子裡想的都是「我們能做些什麼」,而非「我們不能做些什麼」。
對於策略,大前研一堅持「態度」甚於「數字」。西方企業對於不同選項過於重視分析數字,太過追求短期利潤,而忽略了日本式策略管理的精髓,其實在於長期導向經營。
揭開日式管理奧祕,登上世界舞台
事實上,大前研一的書籍在西方世界備受矚目,有其時代背景。
以日文版《企業參謀》為例,1975年在日本出版時,除了是對於1973年石油危機的省思之外,也是當時許多日本企業想進軍美國,必須對於海外市場有更深入策略規畫下的產物。大前研一從受託客戶的企業,分析歸納出了「成功的日本企業,多數是以創造、直覺、願景與長期思考為基礎,進行策略規畫」的觀點。
到了1980年,日本汽車生產量首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是一個人人想要更了解「日本第一」成功背景的年代。
1982年,大前研一為日文版《企業參謀》更新資訊,以因應美國企業人士想進一步了解日本企業的渴望,撰寫成《企業參謀》英文版《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
大前研一在全球管理學界的能見度,起始於1980~1990年代,他趁著在麥肯錫工作期間頻繁出差的候機空檔,以英文投稿到英文管理報刊雜誌,總計從1988~1995年間,他陸續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了9篇文章。
1990年代,大前研一在1990年出版的《無國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一書,就已提到「等距」(equidistant)概念(即現在的全球化):
「企業經營者很少能以『等距』概念建立企業組織、擬定經營計畫……不過,事實上,在本田(Honda)的字典裡,根本沒有『海外』兩個字。因為,本田是以『等距』的觀念,面對所有的關鍵顧客。」
令人又愛又恨,但卻無法忽視
大前研一勇於突破自我、大膽發想與預言的性格,使得他在麥肯錫23年的職涯裡,建立起世界級的能見度。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先是在1993年將他選入「全球17名思想領導者」,其後又在1995年將他選為「全球五大思想領導者」(唯一的亞洲人),另外他也在2003、2005與2007年三度獲選為「世界五十名管理思想大師」(Thinkers 50)。
1994年,大前研一申請退休時,麥肯錫的離職通知將他描述為「一位偉大的顧問、一位引人注目的演說家、一位豐富多產的作家、一位音樂家和一名摩托車手(最後一項的成就不太明顯)」,道盡了這位不斷「重開機」的管理大師的豐富人生。
離開麥肯錫後,大前研一的客戶從個別的企業,擴及至整個日本、甚至整個世界,持續地他自年輕以來就在做的事情:將艱深難懂的策略思考,「翻譯」成為淺顯易懂的「白話文」,時時提醒每一位工作者務必要具備因應未來巨變的專業能力。
讀完大前研一的著作,你或許會興起「誰要這樣緊張嚴謹地過日子啊」的反抗念頭,也可能會萌生「一定要重新充實自己,以免被巨變時代淘汰」的自省,但不可否認地,大前研一提出的觀點及方法,某種程度上就是能夠呼應、勾引工作者的需求與焦慮,也無怪乎專業工作者只要看到「大前研一」四個字,很容易就成為「埋單」的顧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