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六月,曾經是「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斷衝撞體制的作家吳祥輝,帶著他被貼上「變壞」標籤,適應不良、不斷轉學的小兒子培正,再一次轉學。「這是我為你轉的最後一個學校。」他對兒子說。
因為混齡教學,孩子每堂課教室不一樣,像大學生一樣跑教室,成為下課常態。(商業周刊 攝影‧賴建宏)
二○○八年開始,培正變了。只要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學校,培正都是單一口徑:「轉來我們學校讀。」
吳祥輝在《我是被老師教壞的》一書中,稱這所讓他么子安定下來的學校,是他「最感謝的一所學校」。
去年十二月中旬,我們來到位於宜蘭頭城鎮,走進這所終於能讓培正快樂學習的殿堂——人文國中小。我們正巧遇到下課,孩子們手捧綠、紅、藍等色的塑膠籃子,各自往不同方向走。
「你們要去哪裡?」我問。
「換教室啊!」孩子們回答。
人文國中小的學生,換教室彷彿大學生般頻繁;因為,這是全台灣唯一一所全部課程混齡教學的公立中小學。為讓孩子們方便攜帶物品換空間,學校乾脆統一訂購正好可放入抽屜內的塑膠籃,孩子們捧著塑膠籃在校園穿梭,也成為該校獨一無二的景象。
小小塑膠籃,反映了人文國中小的辦學精神: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人生而不同,因而採取「適性教育」。
「我們希望人文孩子有三種基本素養:一、了解、欣賞自己,有自我悅納的能力;二、尊重、欣賞別人的能力;三、對學習保持旺盛的企圖心。」人文國中小前任校長、現任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文貴點出該校教學目標。
要達到這三項,實務上怎麼做?該校的做法是:混齡、動態。
聽不懂怎麼辦?課本還老師,調組!
「按照年齡分班,是工業化時期教學的產物,是以教學者的方便為中心、不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做法。同樣十歲的孩子,他們的心智、興趣會是一樣的嗎?人類學習本來就是混齡的,我們只是把真實情況帶進來。」楊文貴強調:「我們不是特殊理念的學校,只是落實教育本質──孩子的天賦潛能,得到充分開展與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