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經濟,最重要的是去思考,什麼是可能的!」(Despite the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what is possible.)
這是《富比世》(Forbes)雜誌引述微軟執行長包默(Steven Ballmer)所言,對剛出爐的二○○八年全球兩千大排行榜結果所下的結論。不出意料,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富比世》兩千大企業,相較前年,總獲利衰退三一%,市值減少四九%。同一時點,《財星》(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的調查,顯示七%的企業被甩出榜外。
現象:台灣受科技業拖累 入榜家數墊底,淘汰率三地最高
《富比世》雜誌用包默的話,希望告訴讀者,越困難,越要把眼光放在機會上。
同樣的話,也可以做為今年《商業周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的調查結語。
這是份超乎我們想像殘酷的排行榜,尤其對台灣。
原因一,今年,排行榜淘汰率達一○.三%,平均十家企業有一家出局,跌出榜外,淘汰率高於全球。就算不景氣,今年入榜的門檻仍拉高一二%,達到新台幣一百二十一億元。
原因二,台灣的入榜家數,首次墊底。台灣約一○.二%的企業退出排行榜。而且,僅以一家之距,入榜家數輸給香港,這是《商業周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製作以來,第一次所見。
原因三,入榜的台灣企業總獲利,衰退達七成以上。就算是與國際金融服務掛鉤極深的香港,衰退也僅四成。
資訊科技王國的美譽,從○八年排行榜的表現看來,反成拖累。
台灣出口產品有三○%跟資訊科技相關,主要外銷地就是受金融海嘯重創的美國。二月十九日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就用了「製造業的崩壞」(The collapse of Manufacturing)來解釋包括台灣筆記型電腦一月份出口衰退三分之一、中國大陸九千家玩具出口商中有一半倒閉的現象。文中提到:「事實上,製造業被捲進了一場全球的漩渦……對於依賴製造業出口、也仰賴負債國消費者(指美國等)的那些國家(包括台灣)來說,崩壞的情況更為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