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次的郭學君,4年前,離開當時人人稱羨的「金飯碗」,放棄銀行總行經理的位置,毅然投入難以啟齒的「殯葬業」,更創下1年內成為處長,年薪千萬的佳績。
「我最喜歡人家對殯葬業有顧忌,」郭學君提到死亡、喪葬等字眼時毫不忌諱,「越是顧忌,就越少人要從事這行,我的競爭者就少很多,」他打趣地說。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畢業的郭學君,1989年退伍前,就已經考到證券營業員的證照,從金融業務的放款、期貨,待的都是最夯、最賺錢的部門;一直到認識龍巖人本這檔未上市股,引起他的好奇。
郭學君入行的順序因此和別人很不相同,他以自己最擅長的財務分析,認真檢視龍巖人本的財務報表,買進公司的未上市股票,從股東開始做起;再先後替自己、家人總共買了50個單位的「生前契約」、「靈骨塔位」,成為龍巖人本的客戶;最後,他才決定成為龍巖人本的員工。
職涯轉彎 從零底薪業務做起
「我看到的是未來的趨勢,而我要掌握它,」郭學君引用《誰搬走我的乳酪》一書中的比喻,「找到新的方向,就可以找到新的乳酪。」想成為掌握趨勢的人,郭學君進入龍巖人本,從零底薪的業務員開始做起。
過去從未有銷售經驗的郭學君,並不是剛入行就很順利。「一開始,我也跟所有人一樣,打電話給我的朋友,想盡辦法找出自己所有的人脈,但是,不曉得是不是我做人太差,當我開口要談塔位、談契約,大家就開始變得很忙,沒空理我,被拒絕得很慘,」郭學君感到非常挫折。
但郭學君沒有停在瓶頸中太久:「15天,我只有15天的低潮,就改變了我的觀念。」
郭學君開始回想過去在銀行的經驗,跟大客戶見面時,聊的都不是跟投資相關的事情,不過就是閒話家常。「現在雖然當了龍巖的業務員,為什麼一開口就非得要談生意呢?」
觀念領悟 寒暄佔銷售的60%
有了這樣的頓悟,郭學君開始以聊天而不以賣產品為目的,調整自己的銷售方式。
「過去靠『說理』銷售,也確實,有些產品就是要跟客戶講道理,像牙膏、健康食品,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但是,生前契約、靈骨塔不一樣,要訴諸感性,」郭學君指出。
郭學君逐漸領悟,必須用塑造氛圍、建構情境,讓客戶先對「預約」身後事的概念不排斥,再透過建立觀念,打動客戶對「生前契約」的需求。
「不要讓客戶先入為主的排斥你,就先聊天吧!寒暄在整個銷售模式中,應該超過60%的比重,再來才是引導客戶、產品說明,最後的成交只是整個銷售的一小部份而已。」郭學君根據他的經驗,將過去的銷售模式,重新做了比重的配置。
不具目的性的聊天,才能取得客戶信任,而且要傾聽,不是業務自顧自的拼命說。
曾經有個證券公司的協理,也是郭學君過去在金融業的客戶,聽到他在做龍巖人本的業務,找了郭學君想了解生前契約是怎麼回事。「我一去,她就告訴我,小郭,我只有半小時,你很快速的跟我解釋什麼叫做『生前契約』。」
對於客戶的問題,郭學君隻字未提,反而開始跟她聊天,相談甚歡下,一聊就是一個小時。最後關於什麼是生前契約,郭學君只說了一句:「大姐,妳只要知道,到時候有任何問題,一通電話給我,一切由我們幫你負責。」就因為這句話,這位證券公司協理,立刻成為郭學君的客戶,「我已經知道她要的是什麼,所以我敢這樣大膽地說,」郭學君解釋。
如果客戶年紀大,郭學君通常不直接與對方談,透過子女反而比較合適。即使直接面對老人家,郭學君都有一套好比喻,讓對方不覺得「不吉利」:「阿伯,古時候的皇帝,只要一上任就開始找福地,開始蓋陵寢,所以我們現在也可以開始看看啊!」
若是年輕人,郭學君會以儲蓄的角度切入,因為不管「生前契約」、「塔位」都是可以轉讓的。「現在先用低成本買,以後轉賣都有機會獲利,而且還可以零利率分期付款,大大降低付款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