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司時……
星期一早上,照例是部門開週會的日子。你整裝好自己,準備向主管提出新產品的行銷規劃提案。
你可能習慣性開口:
「這次的行銷案我們可以這樣做……。」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因為公司的政策是……,根據這樣的走向,我傾向的做法是……。」
向上司提案,不是你認為內容豐富、準備充足就夠了,最要緊的大前提是「公司現在的方針」。劉文英舉例,如果公司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降低成本,你卻提了一個需要砸大錢的提案,縱使看起來十分吸引人,還是會被拒絕。
數字!數字!數字!主管或老闆最在意的核心便是「證據」。如果提案能幫公司賺錢,那是多少錢?《超快速!完美企劃書》作者竹內謙禮在樂天市場開設網路商店的第三年,就讓網拍一年的營業額衝到一億日圓。他說:「公司經營者、上司最喜歡的只有兩件事,就是追求利益和降低成本。」強調這兩件事的企劃書比較容易通過,而在製作這兩項重點的提案書時,要積極提出預測數值。
不過,同樣製作呈現數值的提案,A案只講「我們一個月的銷售目標是300萬元」;B案則詳細地提出「一日來店預測人數10人、顧客平均消費單價1萬元,所以推測一個月的銷售目標為300萬元。」兩相比較,後者這種有根據的銷售目標,更能使審閱者對整體企劃安心。
你剛剛接下一個專案,公司只給你3名人力使用,但你認為應該要擴充至6人才能完成專案。老闆質疑:「有必要增加1倍人力嗎?這都是成本!」
你可能不自覺為自己辯護:
「增加人手能夠提早結案,省下時間成本。」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使用3名人力,可以達到XX的程度,但如果增加到6名人力,我們就能多做XX,會讓整體專案更完整,能達到XX倍效益(或多賺XX元);以時間成本來說,我們更能省下XX元。」
通常上司質疑的問題,也會是將來可能碰到的問題。在他質疑你之前,若能先做好準備,說服會更有力。《求歡式說服術》(The Art of Woo: Using Strategic Persuasion to Sell Your Ideas)一書中說,當人們認為能從某項主張獲得好處,就會覺得有說服力。所以當你打算說服老闆時,不妨先想想以下3個問題:為什麼他支持我的想法,就會對他有利?什麼是他想要,我又給得出的東西,而能換取他的支持?什麼可能是他會拒絕的原因?
主管剛開完主管會議回來,結論讓你感到「晴天霹靂」:「我幫各位多爭取了10個專案計劃,相信各位未來會有相當多的學習與成長。」你心中的OS(旁白)只有:「老闆,別鬧了!原本的專案都要做不完了!」這時該如何提出建言?
你一聽就忍不住抱怨:
「這樣分量好像有點多?我們可能做不完。」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老闆,謝謝您的好意,只不過按照目前的進度排程,我們最多只能再增加X個專案,否則屆時可能影響原有的專案進度,造成產出的問題,您認為是不是刪減專案數目會比較好?」
老闆對員工出難題,你又不買帳,損失的只有雙方利益。談判學專家、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在他的《劉必榮談談判藝術》書中提到,談判必須跟老闆同步,以「急人之急」的態度表示對老闆事情的關心。他認為,下屬跟老闆談判時,要護著長官的面子,再去爭裡子。「因為長官如果輸裡子,他只輸一次;如果輸了面子,整個領導統禦崩潰,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劉必榮指出。
劉文英也提到,不能讓老闆沒有面子,所以說服場合和時間也很重要,例如你就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跟老闆說:「這樣子不對。」
在公司已經做了5年,上半年你的業績表現有目共睹,你在想,是不是能跟老闆談談有關加薪或升遷的事了?
績效面談時,你直接開口:
「老闆,我在公司待了很久,上半年也替公司創造很大一筆利潤,我們是不是能談談薪水啦?」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老闆,我在公司做了那麼久,對公司有很深的感情,但我現在面臨一些財務問題,不曉得該怎麼處理,特別來跟您商量一下。您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多為公司貢獻一點,並因此交換多一點待遇?」
劉必榮在書中建議,談加薪開口時,得先把老闆拉到與你同一陣線,而非對立;接著再以「商量」的語氣提出,不是一開始就搬出底限來,跟老闆要這個、要那個。
此外,和老闆談加薪或升遷之前,最好先給自己預留退路。退路準備好,再整理自己過去的表現和成績,作為加薪依據。把自己過去的表現做成一個「工作檔案」,分成自己工作上的「目標」、所採取的「行動」,以及達成的「主要成績」幾個項目,把內容條列出來,如此可增加談判本錢。
再者,談加薪時得看時機,包括「大氣候」和「小氣候」。大氣候指的是公司的營運狀態、整個行業的市場狀況;小氣候指的是老闆最近心情、最近有沒有人加薪成功等等。時機看好後,要記得為自己打個底限:希望最高的數字為多少?能接受的最低標準是多少?拿出紙筆根據日常的生活費、貸款、子女教育費等等費用核算一下。
面對客戶時……
有位女士氣沖沖地跑進連鎖餐飲店,對著身為服務專員的你拍桌並大聲咆哮:「叫你們經理出來,這飲料裡面竟然有蟑螂!我要你們賠償!」
你可能急著打斷她的話:
「是,真的很抱歉,這是我們的疏失,我們馬上替您處理。」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我們了解,也可以想像您的感覺,真的很遺憾,您可不可以說明一下當時的狀況?」
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劉文英幫許多企業做內部訓練,她指出第一步驟應該是先聽客戶抱怨,等對方發洩完情緒後,再複述一遍對方說的內容。「千萬不能貿然認錯,因為第一時間也不確定是誰的錯,」劉文英表示,對方抱怨完後,再請對方保留樣本,並讓他感覺到公司對這件事的重視,例如透過標準流程處理,而非隨意敷衍。
如果的確是公司的錯誤,說服過程通常發生在接下來的階段,也就是「賠償」。必須先明瞭對方要的是什麼,並根據他的態度、證據來排序賠償的條件。「若是對方漫天喊價,也可另外找與他相熟的第三者來磋商,」劉文英指出。
今天你去拜訪一位熟客,打算向他推銷一款新的休旅車,但是他卻冷冷地跟你說:「我不打算換車。」
你可能趕忙抽出最新的型錄:
「但是現在換車很划算喔!只要XX萬,還有分期零利率的優惠!」
其實你應該這麼說:
「的確,您的車子還可以開很久,換新車未免太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