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重大傷亡及損失,當大家為了災後重建、究責忙成一團時,似乎忘了,莫拉克只是今年侵台的「第一個」颱風,依照台灣百年來颱風統計,台灣每年平均有四.五個颱風來襲,如無意外,莫拉克不會是今年最後一個颱風。
然而,下一個颱風,會不會像莫拉克一樣無情,沒有人知道、也無法預估,但是,經過莫拉克摧殘後的南台灣,卻形成更多更多的「崩塌地」(編按:指山產生位移,俗稱走山),靜靜躺在山上,等待下一個凶狠的秋颱來臨。
台灣大學土木系博士班學生陳毅青,在教授李鴻源指導下,透過Google earth衛星空照圖的調查,在高屏溪(上游)沿岸,發現了一千四百九十處崩塌地。這些崩塌地的總面積高達五千九百一十九公頃,產沙量則有二億八千萬立方公尺,這個沙子量,相當於一座石門水庫的水量。
兩百多處被列為紅色警戒
這個結果告訴我們,現在,在高屏溪(上游)的山上,有像一座石門水庫那麼多的沙子正堆積著。
李鴻源很肯定的預言:「高屏溪(上游)未來二十年會『繼續崩』。」因為,這些沙子,一旦和大量雨水結合,很快就會變成侵吞家園的土石流。
這一千多個崩塌地,未來的危機有多大?會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小林村?這些沙子,究竟分布的情況如何?未來究竟多大的雨量,才會引起這些沙子變成致命的土石流、甚至導致山崩?住在這些崩塌地下方的村落,現在,應不應該撤離?
衛星圖告訴我們,現在政府立刻要做的,不是究責、推責,而是派一批地質專家,趕快針對衛星圖下的二百一十四個「紅色警戒地」(編按:紅色警戒是指崩塌地附近有村落,萬一颱風來,有立即爆發土石流的危險)進行實地探勘,包括地上、地底都要仔細調查,才會了解這一千多個崩塌地,到底有多危險?住在那些崩塌地附近的民眾,更需要政府告訴他們:「我的家安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