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讀MBA已不再是最佳鍍金選擇,相較之下,跨國學位課程,不僅可以同時完成學位,更能有跨地生活經驗,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而相形廣大的歐亞各國,亦是提供低學費、多元學習的選擇。
根據教育部留學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台灣出國留學人數達到37,800人, 創下1998年以來新高,這其中包含了短期遊學、出國實習以及正式的學位課程。
但事實上, 受到去年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今年出國留學的熱潮明顯下滑,以MBA為例,從9月份的兩場美國MBA招生展(MBA Tour 及 QS World MBATour) 就可略知一二。願璟留學代辦中心負責人許安德私下表示,2007年是高峰,MBA留學展將近1,000人參加,去年也有350~400人,今年卻只剩下300人。
在人生中,有人把出國留學當做一筆精密計算,必須保證投資報酬率;但也有人視為不管景氣好壞,一生都要圓一次的夢。無論是哪種出發點,你想在2010年出國充電嗎?哪些大趨勢,一定要掌握?
歐亞留學興起 學費相對較低
一直以來,台灣人出國留學以英語系國家為主,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留學人數,佔出國留學總人數的一半以上。
美國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李黛梅表示,近年來,不論是到美國留學或是短期遊學,除了2001與2003年分別發生911及SARS等重大事件,去美求學人數略有減少之外,其餘時候人數多半維持在15,000~16,000人之間。
至於就讀科系,一直以MBA、理工科系為大宗。不過近年來可觀察到不少新興科系崛起,例如因應遊戲產業的發展,軟體設計、3D動畫等人才正夯,這類的課程學院也愈來愈多人申請。
而另一個英語系國家英國,在2002年左右曾有過一段留學熱門高峰,當年度大約近萬人前往英國求學;但自2007年以後,留學英國的人數開始下降,從2006年的9,000多人,下滑到去年的5,885人,英國文化協會教育推廣專員黃玲嘉表示,這可能與英鎊匯率一直居高不下有關。
英鎊匯率在2007~2008年,一度漲到1英鎊兌68元台幣的高價位,現在匯率大約是1英鎊兌換48~50元台幣。短短一年時間不到,學費漲了將近4成,加上生活費,不少上班族難以承受,開始轉往其他國家就讀。
熱門學科方面,除了一般商管課程,還包括美術設計、創意產業、教育類,如英語教學、特殊教育等,更特別的是,近幾年流行本科系加上「管理」的雙領域課程,顯示單一技能不足以應付多變的職場,要有跨領域專業,才能為自己加分。
為了看緊荷包, 降低留學成本,許多人開始將目標從英國、美國等主流市場,轉移到歐洲、亞洲國家,除了學費相對低,更可以有多元文化的生活體驗。
歐洲高等教育展專案經理何雅倫說,留學歐洲以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為主,學費比較便宜,還有不少獎學金可以申請。
除此之外,北歐的芬蘭、瑞典等國家,為了吸引留學生就讀,更提供免學費優惠,對於資源不夠優渥的上班族來說,是省錢又鍍金的不錯選擇。
不過,如果花兩年在同一地點攻讀學位,你還不滿足,愈來愈多課程讓學生在取得學位同時,增加多國文化學習經驗,更有一舉數得的效果。
多元異地體驗 跨國課程正流行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今年5月刊登一篇「想更有創意?試著到海外居住」的報導指出:實驗報告顯示,有過海外生活經驗的人,更能引發創意的發想。
何雅倫說,歐盟從2004年開始推出歐盟碩士課程及獎學金(Erasmus Mundus)。這項課程為整合方案,每一課程期間為1~2年,每一學科至少遊3個歐盟國家、3所以上大學提供,學生可在這3所學校中,選2所以上修課,只要是在歐盟碩士課程中修德的學分,都會被認可。
歐盟碩士獎學金同學會台灣代表陳佐亦,1983年次,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大三時曾到德國當交換學生,深深被歐洲文化吸引,畢業後決心再度回到歐洲念碩士,「我不想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陳佐亦帶著一點叛逆地說。
畢業後,他如願從103個歐盟碩士課程中,申請到奈米生醫光電的學程,到分布在3個不同國家的3所學校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