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台北股市外資法人賣科技買金融股,兩天後,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則在第七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中透露「兩岸金融MOU這兩天內就會有消息,」帶動金融股大漲。
外資法人搶進金融股又遇上政府釋出利多,刺激金融股行情。為什麼外資動作與政府動作如此一致?原來是市場機制要告訴投資人:「台股選舉行情已悄然開跑!」
縣市長選舉就在十二月初,選舉行情向來是台股投資人最喜歡炒作的題材,因為外資圈常戲稱台股有「三多」:散戶多、月營收多、選舉多,一位外資交易室主管指出,執政黨常以政策利多釋放做為激勵股市走揚的工具、營造多頭氛圍,這招在過去台股十餘年歷史「屢試不爽」,今年底縣市長選舉儘管只是區域性選舉,但從指數跌到七千三百點就「跌不下去」來看,政府基金頗有「吸收籌碼、醞釀氛圍」的味道。
轉進金融股,追年底波段
因應選舉行情即將開跑,外資圈最近調整的台股投資組合都納入不少金融與傳產股,包括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的第一金控、長榮航、華固;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博淇的台塑、南亞、統一、台泥、中鋼;港商德意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俊朗的台塑、南亞、中鋼、富邦金控;瑞銀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董成康的國泰金控與遠紡(現更名遠東新世紀)。
港商滙豐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萬里說:「由於國際機構投資人於年初所設定的績效大多已達成、有的甚至表現優於大盤甚多,接下來的做法有兩種:只買台灣科技股者就直接獲利了結,免得亂買壞了績效,對可買台股所有族群者就轉進金融與非科技股,追逐年底選舉波段行情。」
選舉距今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摩根富林明投信台股投資組合經理何銘銓表示,因為本次選舉不包括台北、台中和高雄等地,所以在熱鬧程度上,當然不及大規模全國選舉,但這是新閣揆上台後首次選舉,所以多少也會有保衛戰的煙硝味,隨選舉日期逼近,說不定熱度也會逐漸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