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市場(簡稱菜市場)的規模有多大?家數六百四十家、攤商五萬多個,從業人員超過十萬人,但,一年營業額約只有八百億元,還不到去年7-Eleven全年營業額的八成。
六百四十家市場業績打不過一家連鎖超商,凸顯傳統市場的窘境。
台灣的菜市場發生什麼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工商管理系助理教授許介星說,民國六十九年第一家超市引進台灣後,傳統市場的營業額便不斷被瓜分。經濟部不定期針對傳統市場進行動態調查,最近一次調查在民國九十二年,根據該次調查的結果,傳統市場一年的營業額為八百多億元,較民國八十八年調查的九百六十五億元,四年間足足少掉一百多億元,萎縮近兩成,業績急凍,步入寒冬。
而同期間,民國九十二年,菜市場的「三大敵」:超市、量販店、連鎖超商,營業額加總高達三千八百九十六億元,較民國八十八年成長約一○%,和傳統市場呈現一消一長局面;民國九十八年,這三大強敵業績持續成長,年營業額高達四千八百六十六億元,許介星推估:「去年菜市場的總營業額有八百億元就很不錯了。」意即未來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若以八百億元估計,截至去年底,全國傳統市場的年營業額,只有量販店等三大敵的六分之一左右,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台北市政府市場管理處副處長王三中分析,菜市場衰退有三大致命傷:一、環境差,陰暗、潮溼,和消費者的期待有落差;二、經營者老化,競爭力不足,三、菜市場攤商的身分地位不高,年輕人無接手意願。
相較於目前的窘境,歷經半世紀的傳統市場,也曾有過輝煌歲月。
政府從民國五十三年開始興建「菜市仔」,當時,菜市場有三大功能:
一、提供民眾日常採買所需;二、社會救助,讓失業、低收入戶、殘障者有一謀生空間;三、解決攤販林立的問題。尤其兼具社會救助功能,所以,早期以「量」為主,也就是讓有需要的民眾都能進入市場。
因為社區型功能,因此,菜市場均位於交通便利之處,成為一大優勢,加上攤商習慣一大早批貨,「菜色新鮮」也是競爭利基。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160期】
|